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郊三首

标题包含
西郊三首
谁人跃马出西郊,野水瀰瀰涨路坳。 好似吟哦方得句,时时指点举鞭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应时,字德新,号梅溪,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他生于1145年,卒于1206年,享年61岁。 刘应时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刘子羽是南宋的名将,母亲胡氏则是一位贤良淑德的才女。在这样的家庭环境...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西郊:指郊外西边的地方。 2. 谁人:某人,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或者某个虚构的人物。 3. 跃马:骑马奔驰。 4. 野水瀰瀰:指郊外的河流波涛汹涌的样子。 5. 涨路坳:道路崎岖不平,积水处多。 6. 吟哦:创作诗句的过程。 7. 方得句:刚刚构思到诗句。 8. 指点:用手指点明方向,这里指诗人一边骑马一边寻找灵感,不时的用手势来描绘自己的想法。 9. 举鞭梢:挥动马鞭的末梢,这里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在思考的过程中,经常性地挥动马鞭以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
去完善
赏析
《西郊三首》刘应时 诗意:在这宁静的西郊外,有谁骑着马儿奔腾而出?那漫溢的野水渐渐涨满了道路两旁的低洼处。诗人似乎正在苦思冥想地寻找灵感,当他找到合适的诗句时,不时地举起手中的马鞭,指向远方,示意伙伴共享他的喜悦。 赏析:这首诗以轻松自在的笔调描绘了郊外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创作状态。通过对“跃马”、“野水瀰瀰”等细节的刻画,展现出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同时,通过“吟哦方得句”和“时时指点举鞭梢”的动作描述,传达出诗人沉浸在创作过程中的愉悦与满足。整首诗节奏轻快,韵味十足,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诗歌创作的乐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郊三首》是宋代诗人刘应时的作品,创作于南宋年间(公元1127年-1279年)。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宋时期,金国入侵,北宋灭亡,南宋建立。这个时期的文人骚客,往往怀抱着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 刘应时在当时正经历着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一生事业的思考,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他生活的年代,正值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在军事上不能抵抗金人侵略,导致疆土丧失,民生疾苦,而他却无能为力。于是他把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融入诗中,形成了一组情感深沉的诗篇。 在《西郊三首》中,刘应时描述了乡村的景色的宁静和美丽,但他内心的忧虑却无法排解。他对于国家的灾难、社会的混乱有着深刻的认识,但他的声音却鲜为人知。然而,他的诗篇却成为了后世研究南宋历史的珍贵资料,展示了那个时代的诗人如何将自己的情感与时代融为一体。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