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
斗转星稀夜欲阑,月魂斜堕屋头山。
鸡声唤起十年事,尽在吟窗一枕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夜幕降临,星星渐渐暗淡,月亮斜挂在山头。鸡鸣唤起了过去的记忆,这一切都在窗户边的枕头边悄然发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斗转星稀:指夜晚天象变化,北斗七星逐渐转移,众星渐渐变稀疏。
2. 夜欲阑:夜色将尽之时。
3. 月魂:指月亮的光芒。
4. 斜堕:倾斜坠落。
5. 屋头山:即屋顶上的山形装饰。
6. 鸡声唤起:指听到鸡鸣之声而醒来。
7. 十年事:泛指多年的经历或往事。
8. 吟窗:诗人读书、写作之处。
9. 一枕间:表示时间短暂,片刻之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早起》描绘了诗人清晨起床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斗转星稀夜欲阑”通过观察天空中的星辰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夜深人静,正是诗人感慨万千的时刻。第二句“月魂斜堕屋头山”,月光洒在屋顶,预示着黎明的到来,暗示诗人即将开始新的一天。
第三句“鸡声唤起十年事”,诗人听到鸡鸣声,不禁想起过去十年的点点滴滴。这句诗既是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一句“尽在吟窗一枕间”,诗人将所有的思绪都寄托在窗前的一支蜡烛上,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早起》是明朝诗人刘应时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早起生活的向往和喜爱,同时也体现了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创作时间:这首诗大约创作于明朝时期,那时的社会风气较为宽松,文人墨客喜欢通过诗词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人生际遇:在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对于文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晋升途径,许多文人一生都在追求功名利禄。然而,刘应时却在这个时期选择了隐逸生活,远离世俗纷争,过上了宁静而简朴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方式使他对早起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时代背景:明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繁荣,文化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这使得许多人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漩涡。在这种背景下,刘应时的隐逸生活和坚持真我的精神显得尤为可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