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和蔡坚老
老去光阴苦不多,孰堪疾病数驱磨。
也知溪上春光好,奈尔床头药裹何。
日永茶瓯频索唤,睡余诗眼旋揩摩。
客来怕说人间话,古井须知已不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时光荏苒,日子一天天减少,我又怎能抵挡疾病的侵扰呢?
我也很清楚溪流边的美好春色,可无奈我的床头满是药品。
白天漫长,我不停地品着茶,试图缓解疼痛;在夜晚休息时,我擦拭着双眼,试着从诗中寻找安慰。
客人来访时,我怕听到人间琐事,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心早已波澜不惊。
去完善
释义
1. 老去:随着年龄增长而体力逐渐衰弱。
2. 溪上:指代江南水乡地区。
3. 床头药裹:意指病人需要经常服药治疗。
4. 日永:时间过得很慢。
5. 茶瓯:茶叶罐或茶壶。
6. 索唤:呼唤;索求。
7. 睡余:在睡觉时剩余的。
8. 诗眼:诗歌中的点睛之笔,具有深刻寓意的诗句。
9. 揩摩:抚摸;搓揉。
10. 古井:这里比喻心如止水、平静无波的心境。
11. 不波:不起波澜;心境平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生病期间的心境和对美好春光的向往。首联通过“老去”和“疾病”两个词描绘了诗人年事已高、身体多病的现状;颔联则表现了虽然知道溪上的春光无限美好,却因疾病的困扰无法享受的心情;颈联描述了诗人在病痛中坚持品茗赋诗的生活细节;尾联则以古井为喻,表达了自己在病中对世事的淡然态度。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豁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病中和蔡坚老》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刘应时之手,创作于公元1234年前后。这个时期正值金朝灭亡、蒙古帝国崛起的动荡时期。刘应时在青年时期曾有机会踏上仕途,但因战乱和家族遭难,他不得不回到家乡避难。在病中,他与老友蔡坚互诉衷肠,互相鼓励。这首诗便是他们患难之交的真实写照。
在这个特殊时期,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刘应时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艰难,他的心情充满了忧郁和忧虑。然而,他在困境中并未放弃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积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使他在病中仍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用诗歌抒发内心的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