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宋秘丞赴任鄱阳

标题包含
送宋秘丞赴任鄱阳
萧洒武夷秀,兹人美且偲。 治经通古学,应务富时材。 盍在修书选,行须造币回。 更研轻重术,归奏阜民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方平(1007年-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张方平在宋仁宗时期进入官场,历任地方官和中央官员。他在地方任职期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秀美如画的武夷山,这里的人儿才貌双全。 他精通古代学问,处理事务具备多种才能。 为何不在书册中选贤举能? 定要等他治理财政有成。 再研究物价涨跌之道,为民谋福祉是他毕生的追求。
去完善
释义
1. 武夷:地名,位于今福建省北部。 2. 萧洒:清静优雅。 3. 秀:秀美,美好的景色。 4. 兹人:这个人,指宋秘丞。 5. 美且偲:美德且多才多艺。偲,有才能的人。 6. 治经:研究经典,这里指深入学习和掌握儒家经典。 7. 通古学:对古代学问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8. 应务:处理实际事务。 9. 富时材:具备时代的才华和能力。 10. 盍在修书选:为什么不在编写书籍的选拔中表现呢?比喻出人头地,崭露头角。 11. 行须造币回:执行任务时要像铸造钱币那样一丝不苟地完成。 12. 更研轻重术:进一步研究经济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3. 归奏阜民财:回到朝廷上要提出有利于民生财富的建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送宋秘丞赴任鄱阳》是张方平赠别友人之作,诗中赞扬了友人的才学出众、治理才能和实务能力。前两句“萧洒武夷秀,兹人美且偲”描绘了武夷山的风貌,以及友人英俊潇洒的形象。接下来的三句“治经通古学,应务富时材。盍在修书选,行须造币回”则强调友人在学问与政务上的出色才干。最后两句“更研轻重术,归奏阜民财”则是希望友人能在新的职位上研究经济之道,为民造福。整首诗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誉和期待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国家民生问题的关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宋秘丞赴任鄱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张方平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995年,正值宋朝真宗时期。此时,张方平已经步入官场,担任尚书省官员。然而,他并未得到重用,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北宋王朝正处于盛世,经济发展迅速,文化繁荣。然而,社会矛盾也逐渐显现,官僚腐败、土地兼并等问题严重。这使得张方平对现实社会有着深刻的反思。 在这种背景下,张方平为好友宋秘丞送行时,写下了这首诗歌。诗句中既有对友人的真挚祝福,也有对自己处境的感慨。他希望友人能在新的任职地点发挥才干,造福百姓,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未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的遗憾。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