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遣怀
感怀细数十年事,养拙略无终日闲。
景物自新春稍稍,吾亲渐老发斑斑。
岂曾有梦到天上,且任此生浮世间。
愿约渔樵同小隠,谓予不信有南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感怀:感叹并怀念过去的事情。
2. 细数:仔细计算。
3. 十年事:指过去的十年或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事。
4. 养拙:意指保护自己的短处,不显露自己的才智,表示谦逊。
5. 略无:几乎没有什么。
6. 终日闲:整天都在悠闲中度过。
7. 新春:新年伊始,春天。
8. 景物:自然景色和人工景物。
9. 稍稍:慢慢发展、变化的意思。
10. 吾亲:诗人对母亲的称呼。
11. 发斑斑:形容头发花白。
12. 天上:指在朝廷做官。
13. 且任:暂且任凭。
14. 浮生:指短暂而虚浮的人生。
15. 愿约:愿意约定。
16. 渔樵:指打鱼和砍柴的人,这里泛指普通百姓。
17. 小隐:指暂时隐居,过隐居生活。
18. 谓予不信:如果我告诉你不相信。
19. 有南山:指在南边的山中居住。
去完善
赏析
《春日遣怀》是南宋诗人王炎的一首描绘日常生活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通过对个人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感怀细数十年事”开篇,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顾与反思,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世事的无尽感慨。接下来,诗人用“养拙略无终日闲”来表达自己虽隐居江湖,但仍不忘修养身心、保持高洁品质的精神风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景物自新春稍稍”,以及对自己亲人的关切,如“吾亲渐老发斑斑”,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珍视。同时,诗人通过诗句“岂曾有梦到天上,且任此生浮世间”,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最后,诗人以“愿约渔樵同小隠,谓予不信有南山”作结,表达了诗人渴望与渔民、樵夫一起过隐逸生活的愿望,体现了他对宁静、恬淡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遣怀》是南宋诗人王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渡初期,即公元1130年左右。
在南宋初期,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异常尖锐。金兵南下侵扰,导致北方生灵涂炭。而南宋政权偏安江南,政局不稳,朝政腐败。王炎在这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度过了自己的青年时期。他早年习文从武,曾力图抵抗金兵入侵,恢复中原失地。然而时运不济,壮志难酬。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春日遣怀》。
王炎在诗中表达了自己面对国事忧虑、壮志未酬的感慨。同时,他也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反映了诗人热爱生活、寄情山水的情趣。这首诗既抒发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又展现了其达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