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汶宰江阴
郡北乘流去,花间竟日行。海鱼朝满市,江鸟夜喧城。
止酒非关病,援琴不在声。应缘五斗米,数日滞渊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郡城的北部,顺流而去,整日徜徉于繁花之间。清晨的海鱼挤满了市集,夜晚的江鸟喧闹着城市。停止饮酒并非因为疾病,弹奏古琴也并非追求音声。恐怕只是因为那五斗米俸禄,使我在数日间困住了陶渊明的心志。
去完善
释义
1. 包何:唐朝诗人,主要作品有《送王汶宰江阴》等。
2. 王汶宰江阴:指被任命为江阴县令的王汶。
3. 郡北:这里指的是江阴县的北部地区。
4. 乘流:顺流而下。
5. 花间:这里指沿途的风景如画。
6. 竟日:整个白天。
7. 海鱼朝满市:形容江阴地区的渔业资源丰富,早晨的鱼市场热闹非凡。
8. 江鸟夜喧城:夜晚的江边鸟儿喧闹不已,反映当地的生态环境良好。
9. 止酒非关病:意味着虽然不喝酒,但不是因为身体的原因。
10. 援琴:弹奏古琴。
11. 声:音乐的声音。
12. 应缘:大概是因为。
13. 五斗米:这里指的是官职,即县令的职位。
14. 数日滞渊明:借用了陶渊明的事迹,寓意王汶应该也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环境,处理政务得心应手。
去完善
赏析
《送王汶宰江阴》这首诗通过描述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展现了一位地方官吏的仁爱之心和为民谋福的决心。首联“郡北乘流去,花间竟日行”,以江水、鲜花为背景,表现王汶赴任时的情景,暗示他即将离开繁华的城市,前往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颔联“海鱼朝满市,江鸟夜喧城”,通过对海边渔市的描绘,以及夜晚江鸟在城市里的喧嚣,展现出当地的繁荣景象,同时也暗示了王汶治理下的江阴将会更加美好。颈联“止酒非关病,援琴不在声”,通过叙述王汶的爱好——饮酒弹琴,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工作的投入。尾联“应缘五斗米,数日滞渊明”,则以陶渊明的典故作结,暗示王汶将效法陶渊明,关心民生,治理好江阴,造福百姓。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给人以深刻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王汶宰江阴》是唐朝诗人包何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40年前后,当时包何正处于人生低谷,他的才华并未得到朝廷的重视。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却能以豁达的胸怀和高尚的品质去关爱他人,为朋友送去温暖的祝福。
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安史之乱的前夕,政治腐败、战乱频发,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包何虽然身为文人,却有着关心民生疾苦的责任感。因此,他在诗中将这种责任感融入到对朋友的劝勉之中,希望朋友能够体察民间疾苦,造福百姓。
在诗歌的结尾,包何用“遥知郡斋夜,应见楚山青”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祝福,同时也隐含着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包何的文学才华,也展示了他高尚的品质和对时代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