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村夜

标题包含
村夜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朝中叶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通俗易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白居易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查看更多
蜡笔小小新o
去完善

译文
田野被浓重的霜覆盖,传来虫儿细微的鸣声;村庄的南北路上已不见行人的踪影。我独自走出家门,来到田野边,望着月光下一片雪白的荞麦花。
蜡笔小小新o
去完善
释义
1. 霜草:秋天的草。 2. 苍苍:灰白色。 3. 切切:形容虫叫声此起彼伏。 4. 村南:村庄的南部。 5. 村北:村庄的北部。 6. 行人绝:路上没有行人。 7. 独出:独自一人走出。 8. 前门:家门。 9. 野田:田野。 10. 月明:明亮的月光。 11. 荞麦:一种粮食作物。 12. 花如雪:荞麦花在月光下像白雪一样明亮。
蜡笔小小新o
去完善
赏析
《村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绘乡村夜景的诗。首句“霜草苍苍虫切切”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大地被厚厚的白霜覆盖,草木呈现出一片苍茫的景色,而虫子的叫声则显得更加清晰。这种对比既表现了秋天的肃杀之气,也传达出夜晚的宁静氛围。第二句“村南村北行人绝”则进一步强调了村庄的夜晚景象,此时村民都已入睡,整个村庄显得格外宁静。 诗的三、四句“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则是诗人的观察视角。在这个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走出家门,看到了田野中的荞麦花在月光下如同白雪一般耀眼。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明亮的月光和白色的荞麦花,还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感的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乡村夜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表现的孤独感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使得全诗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蜡笔小小新o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村夜》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绘乡村夜景的诗。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820年,此时正是唐宪宗时期。在这一年里,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远离了朝廷的纷争,来到江西九江的乡村生活。 在这个特殊时期,白居易经历了人生的高潮与低谷,感受到了世间的繁华与落寞。他曾因直言不讳、廉洁奉公而得到皇帝的器重,也曾因官场斗争而遭到贬谪。然而,正是在这种人生转变的过程中,白居易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民间的疾苦,也更加珍惜平凡生活的美好。 在唐宪宗时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较为富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皇权逐渐削弱,宦官和权臣争夺权力,导致朝政日益腐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白居易虽然离开了朝廷,但他的心始终牵挂着国家的安危和百姓的福祉。 《村夜》这首诗正是白居易在这一特殊时期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通过描绘乡村宁静的夜晚,诗人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民间疾苦的关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在人生低谷时的心态转变,从过去的争名逐利转变为现在的淡泊名利,从而更加真实地展现了他的个性和人格魅力。
蜡笔小小新o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