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上缺玉带悬鱼,黄金铸印,侯封万户。待从头,缴纳君王,觅取爱卿归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以前的贵族生活,金碧辉煌,显赫一时,却最终免不了被权力更迭所取代。唯有真正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才能获得永恒的尊重与怀念。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水龙吟: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
2. 上阙:即上片或上阕,是词的分段之一,通常指词的前半部分。
3. 玉带悬鱼:古代官员佩戴玉带的象征,这里代指官职。
4. 黄金铸印:黄金制成的印章,这里代指权力。
5. 侯封万户:诸侯封地的意思,这里表示在朝廷中地位显赫。
6. 待从头:指等待时机。
7. 缴纳君王:向君王献上忠诚。
8. 爱卿:君主对臣子的亲昵称呼。
9. 归去:辞去官职,回乡隐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充满了豪放与激情。上阙描绘了主人公的辉煌成就,如玉带悬鱼、黄金铸印和侯封万户,这些都是他功成名就的象征。然而,他并没有沉溺于这些荣华富贵,而是决定“从头”开始,为了君王和国家,他要努力寻找自己的归宿。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对国家忠诚的情感,使这首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龙吟》潘牥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即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外部有蒙古帝国的崛起对南宋构成严重威胁,内部政治腐败、民生疾苦。此时的诗人潘牥,曾任国子正,后出知临安府,他忧国忧民,有志于改革现实,但无奈身处乱世,壮志难酬。
在时代背景上,当时的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沉溺于享乐之中,对外部威胁视而不见,导致民心不稳,国家积贫积弱。而诗人潘牥则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他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然而,尽管他竭尽全力谋求改革,但最终仍未能改变南宋灭亡的命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