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
闻说吾家又一种,移来远自剑津湾。
叶如壮士冲冠发,花带癯仙辟谷颜。
行辈合推梅以上,交游多在菊之间。
平生我亦好修者,乞取幽兰镇小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听说我家还有另一种植物,它来自遥远的剑津湾。
叶片如同勇士怒发冲冠,花朵带着清瘦仙人餐风饮露的神色。
在群芳之中,它的地位应居于梅花之上,与菊花相交甚欢。
一直以来,我都喜欢修炼心性,希望能移植这种幽兰,使它在小山上安家立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剑津:地名,即福建晋江,这里代指潘牥家乡的福建地区。
2. 壮士冲冠发:形容兰叶刚劲有力的姿态。
3. 癯仙:清瘦的仙人,比喻兰花的清瘦花朵。
4. 辟谷:古代道家修炼的一种方法,通过暂时断食达到修身养性、锻炼意志的目的。
5. 行辈合推梅以上:此处指的是兰花品质高尚,与梅花相比毫不逊色。
6. 交游多在菊之间:这里的菊花寓意为君子之交。此句表示兰花的花香赢得了众多高洁之士的喜爱。
7. 好修:爱好修养,追求品德完美。

去完善
赏析
《兰花》潘牥是一首描绘兰花的诗。诗人通过对兰花的形态、品质以及所处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其钟爱与崇敬之情。诗句“闻说吾家又一种,移来远自剑津湾”描述了兰花起源地的遥远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对兰花的期待和珍视。随后,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兰花的独特之处,如“叶如壮士冲冠发,花带癯仙辟谷颜”。这些比喻既形象生动,也彰显了兰花的气质与魅力。
接下来,诗人提到兰花的地位,“行辈合推梅以上,交游多在菊之间”,这意味着在诗人心中,兰花之美与梅花相当,而与菊花为友,体现了其高洁典雅的品质。最后,诗人以“平生我亦好修者,乞取幽兰镇小山”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对兰花的喜爱,希望拥有这样一株兰花来装点自己的小山生活。总的来说,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与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兰花的独到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兰花》是南宋词人潘牥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公元1161年左右,正值宋金战争之际。此时的潘牥由于官场不得意,辞官回乡,过着隐居的生活。
在南宋时期,兰花作为一种具有高洁品质的象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潘牥在词中描绘了兰花的形象,并借此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潘牥看到战乱频繁、百姓疾苦的社会现实,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忧心忡忡。然而,他在生活中却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只能借酒浇愁,抒发心中的郁闷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