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
今岁分成第几房,刳松为屋蜜为粮。
门临花圃身长逸,架近松窗蜡渐香。
长日去凭双翅远,有时淡染半腰黄。
西园风雨无堪采,待得天晴出未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如今是今年的第几次分房,削松木为房屋用蜜作食粮。
门前对着花圃身心皆愉悦,靠近松树的窗户蜡烛逐渐变得芳香。
白天忙碌时翅膀飞翔远去,有时颜色淡淡的就像蝴蝶腰部的那一抹黄。
西园的风雨让人难以采集蜂蜜,等待天晴之时再不慌不忙地出门。

去完善
释义
1. 潘牥:南宋诗人,字清叟。
2. 第几房:指蜜蜂分群繁殖的蜂群数量。
3. 刳松:在松树内掏挖而成的小屋。
4. 蜡渐香:这里指蜂蜜逐渐变香的过程。
5. 半腰黄:形容黄色程度略浅的状态,这里可能是指蜂蜜的颜色。
6. 西园:泛指园林、花园。
7. 无堪采:难以采摘。
8. 待得天晴出未忙:等到天气晴朗时再忙碌地外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蜜蜂为象征,通过对蜜蜂忙碌生活和独特习性的描绘,隐喻了生活中的辛勤劳作和期待美好生活的愿景。首联描述了蜜蜂的居住环境以及它们的食物来源,表现了蜜蜂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颔联通过描绘蜜蜂日常活动和所处环境,展现了它们勤劳、活泼的形象;颈联通过“长日去凭双翅远,有时淡染半腰黄”进一步描绘蜜蜂的生活方式,表现出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勤奋努力;尾联则寓意着虽然生活中遇到困境和挑战,但依然保持着坚韧和希望的心态,等待美好时光的到来。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蜂》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潘牥的一首描绘蜜蜂采蜜场景的佳作。此诗创作于公元1148年,正值南宋时期,当时的文人墨客多热衷于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
在这一年里,潘牥因科举落第而未能进入仕途,但这次挫折反而激发了他的文学创作热情。他在游览江南水乡时,被当地美丽的自然风光所吸引,特别是对勤劳可爱的蜜蜂产生了浓厚兴趣。因此,他创作了这首以蜜蜂为主题的诗歌。
这首诗中的蜜蜂形象象征着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同时,诗中的“蜜蜂”也被赋予了高尚的品质,体现了作者对辛勤劳作和无私奉献的赞美。在这首诗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潘牥在那段时期的复杂心态以及他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