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读书山寺寄问城间诸友

标题包含
读书山寺寄问城间诸友
止携书一箧,长日坐空林。每见僧家事,便生静者心。虚亭云片泊,仄径树根侵。去郭无多地,閒来相对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浙江乐清人。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 翁卷是南宋中叶“永嘉四灵”(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之一,与“前四灵”(贾岛、姚合、李频、周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他的诗风清丽婉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只带一本书,整天坐在空旷的树林里。每次看到僧侣们的事情,就产生了平静的心。虚无的亭子停靠在云彩上,狭窄的小路被树根侵占。离城市不远的地方,闲暇时一起吟诗作对。
去完善
释义
1. 读书山寺寄问城间诸友:这是翁卷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在山林之中与友人相会的心情。 2. 止携书一箧:止是副词,表示仅仅;携书一箧是指携带一箧书籍。 3. 长日坐空林:长日是形容时间很长的说法,坐空林是指在山野无人的地方静坐。 4. 僧家事:指僧人日常生活的琐事。 5. 静者心:指平静的心境。 6. 虚亭云片泊:虚亭是指无人居住的亭子;云片泊是说云朵漂浮在空中,如同停泊在那里。 7. 仄径树根侵:仄径是指狭窄的小路;树根侵是说小路两旁的树根似乎要侵占路面。 8. 去郭无多地:去郭指离城市不远的地方;无多地表示距离不远。 9. 閒来相对吟:意思是说有空闲时,就邀请朋友们一起唱和诗篇。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翁卷的《读书山寺寄问城间诸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选择远离城市喧嚣,在山林间读书、与友人交流的生活情境。诗中的"止携书一箧,长日坐空林"表明诗人只有书本相伴,每天在山间树林里度过。这种宁静的环境让他生发出"静者心",也使得他在面对僧家的日常事务时,更加向往和欣赏这样的生活。 接着的"虚亭云片泊,仄径树根侵"描绘了山中亭子的悠闲与宁静以及小路旁树木生长的情况,暗示了山间生活的清新自然。而最后一句"去郭无多地,閒来相对吟"则意味着虽然离城市不远,但在这里的诗人可以更好地与自然相处,自由地与朋友一起吟咏诗词,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书山寺寄问城间诸友》是南宋诗人翁卷的一首诗作,创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这首诗以游山访友为主题,抒发了诗人在山中寺庙读书的情景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在创作这首诗时,翁卷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仕途不顺,这使得他产生了归隐山林的念头。然而,他与世无争的心态并没有让他完全脱离世俗,他依然关心着远方的友人,渴望与他们分享自己的生活体验。 宋朝自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后,一直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文人墨客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代诗歌的发展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如苏轼、辛弃疾等。而翁卷则是宋代诗坛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诗歌作品以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