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公院冬夕有怀
去年急雪洒窗夜,独对残灯观阵图。
今夕悲风撼轩竹,又来开卷拥寒炉。
禅房潇洒皆依旧,世路崎岖有万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去年深夜大雪纷纷,我独自对着残灯欣赏战阵图画。
今晚悲伤的风吹动着窗户,我又展开画卷围着火炉取暖。
禅房依旧幽静舒适,世间的道路却充满艰辛与坎坷。
去完善
释义
1. 湘公院:位于湖南省的一所书院。
2. 急雪:急促的降雪。
3. 洒窗:雪花飘洒在窗户上。
4. 独对:独自面对。
5. 残灯:即将燃尽的油灯。
6. 观阵图:观看战场布局的画。
7. 悲风:令人悲伤的风。
8. 撼:摇动。
9. 轩竹:高耸入云的竹子。
10. 开卷:打开书本。
11. 拥寒炉:围着寒冷的炉火。
12. 禅房:僧人的房间。
13. 潇洒:清新脱俗。
14. 依旧:依然如故。
15. 世路:人世间的道路。
16.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17. 万殊:千差万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对比的形式描绘了诗人在湘公院冬夕时的心境变化。首联“去年急雪洒窗夜,独对残灯观阵图”写的是去年冬天,大雪飘洒在窗户上,诗人独自在摇曳的灯光下欣赏一幅军事地图,表现出诗人冷静、深思的性格和对军事的热爱。而今年“悲风撼轩竹”,北风呼啸,使得竹子摇晃不已,这种猛烈的风势象征着诗人心情的变化。诗人只好“又来开卷拥寒炉”,借助炉火的温暖来抵挡寒冷的侵袭。
中间两联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湘公院的景物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禅房潇洒皆依旧”写的是尽管时间流逝,但禅房依然显得那么宁静、雅致。然而“世路崎岖有万殊”则反映出诗人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坎坷不平的道路,感慨万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致的环境描绘与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相映成趣,展现出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湘公院冬夕有怀》是北宋时期诗人苏舜钦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049年,当时苏舜钦因牵连进王拱辰事件,被贬谪到湖南的监税官。在此清苦的生活中,他时常怀念故乡的亲人与朋友。
在这段时间里,北宋王朝正在经历由繁荣向衰败的转变。宋仁宗赵祯在位期间(1022-1063年),虽然国家政治较为稳定,经济、文化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也在逐渐累积。例如,官僚腐败现象严重,土地兼并问题突出,农民生活困苦,这些都为后来的靖康之难埋下了伏笔。
与此同时,文学界在北宋前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文人,他们积极提倡古文运动,强调文学的现实意义和教化功能,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苏舜钦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现实关怀,以诗歌作为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批判的工具。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