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山堂即事

标题包含
山堂即事
杜鹃声里桐花落,山馆无人昼掩扃。 老去未能忘结习,自调浓墨写黄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翥(1238-1305),字九万,号菊涧,浙江余姚人。他是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著名文人、诗人。 高翥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官府任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杜鹃声中梧桐花瓣飘落,山间居所静谧无人在白日闭门。 老来未能忘记书法的习惯,自己研墨书写黄色纸张。
去完善
释义
1. 山堂:山间的亭阁。这里指诗人的住所。 2. 即事:以眼前的事物为题材做诗。 3. 高翥:南宋诗人。 4. 杜鹃:鸟名,也叫子规或布谷鸟,啼声悲切。 5. 桐花:指梧桐树的花。 6. 山馆:山间的宾馆。这里指诗人的居所。 7. 无人:没有外人。 8. 昼掩扃:白天关门。昼,白天;掩扃,关闭门闩。 9. 老去:年龄渐老。 10. 结习:佛教用语,指长期的、习惯性的行为或思想。这里指写诗的爱好。 11. 自调:自己调制。 12. 浓墨:浓黑的墨汁。 13. 黄庭:指《黄庭经》,道教的经典之一。这里指诗人正在抄写的《黄庭经》。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杜鹃声里桐花落”起句,杜鹃悲鸣,桐花飘零,展现出一幅暮春景象,哀愁的气氛跃然纸上。接下来的“山馆无人昼掩扃”描绘了幽静的山居生活,空寂的环境与上句的萧瑟之景相互呼应,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诗人通过“老未忘结习”表达了自己无法割舍的书画之情,而“自调浓墨写黄庭”则传达了诗人独自挥毫,寄情于翰墨的形象。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山居生活的描述,以及画家自身的情感投射,表现了诗人宁静致远、遗世独立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堂即事》是南宋诗人高翥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篇。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高翥时年约五十岁。这个时期,南宋与金国的关系相对和平,经济和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在创作这首诗篇之前,高翥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年轻时曾考取功名,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跻身官场。后来,他在杭州一带以教书为生,闲暇时热爱游览山水,创作诗歌。这些经历使他对自然景色有着独特的感悟,也为他的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个时期,南宋社会对文人的重视程度较高,诗歌创作受到推崇。许多文人墨客热衷于结社唱和,交流诗艺,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在这种背景下,高翥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共同探讨诗歌创作的技巧,抒发胸中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