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进士苏瞻乱后出家

标题包含
送进士苏瞻乱后出家
因乱事空王,孤心亦不伤。梵僧为骨肉,柏寺作家乡。 眼闭千行泪,头梳一把霜。诗书不得力,谁与问苍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由于世事纷扰,心境平静不受干扰。与佛法为伴如同亲人,寺庙则是我的家园。 闭眼之间泪水满溢,满头白发如霜。诗词歌赋无法助我排解忧思,有谁能够倾听并理解我心中的苍凉?
去完善
释义
1. 送:送别; 2. 进士:科举考试中的优胜者; 3. 苏瞻:人名; 4. 乱后:战争或动乱之后; 5. 出家:脱离家庭世俗生活,进入佛门修行; 6. 空王:佛教用语,指佛; 7. 孤心:孤独的心; 8. 不伤:不痛苦; 9. 梵僧:指僧人; 10. 骨肉:亲人; 11. 柏寺:寺庙; 12. 眼闭:闭上眼睛; 13. 千行泪:形容泪水之多; 14. 头梳:梳理头发; 15. 一把霜:比喻白发; 16. 诗书:指儒家经典著作《诗经》和《尚书》; 17. 得力:得力助手; 18. 谁与:与谁一起; 19. 苍苍:天蓝色的,引申为广阔无边的宇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朋友苏瞻在战乱之后选择出家为僧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其出家的理解和同情。首联“因乱事空王,孤心亦不伤”,意味着苏瞻因为战乱而选择了佛教,虽然孤独但内心并未受到伤害。颔联“梵僧为骨肉,柏寺作家乡”则形象地描绘出苏瞻把僧人视作亲人,将寺庙当作家园的生活场景。颈联“眼闭千行泪,头梳一把霜”描述了苏瞻在面对战乱时紧闭双眼的无奈和悲伤,同时抒发了他面对人生沧桑的感慨。尾联“诗书不得力,谁与问苍苍”则表示诗人对朋友寄予同情的同时,也发出了对苍天的质问:诗书的力量无法帮助苏瞻度过难关,那么谁又能为他发声呢?整首诗以沉郁顿挫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战乱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进士苏瞻乱后出家》是晚唐诗人裴说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大约发生在唐朝末年,当时唐朝正处于藩镇割据、战乱频仍的动荡时期。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诗人裴说虽然满腹经纶,但仕途并不顺畅,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及第。他与苏瞻交情甚好,了解到苏瞻在战乱后选择出家为僧,于是创作了这首送别诗,表达了对他朋友出家的理解和同情。 裴说在这首诗中,通过描述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对美好家园的破坏,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他也通过对苏瞻出家的理解,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无奈。这种情感贯穿全诗,使得诗歌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哲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