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傅提干
渡江诸老尽兰荪,当日琳琅照一门。
龙去难寻神剑迹,鹤归犹记旧巢痕。
百年阀阅须关念,五里松楸易断魂。
京浙故人无恙不,相逢记为问寒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渡江南下各位皆为贤能之士,如同兰花般的君子。当年这些才子佳人齐聚一堂,照耀着家族门楣。
昔日英勇的豪杰们已经离去,再难寻觅他们的英武事迹。回归的仙鹤仍然记得曾在此地筑巢的痕迹。
百余年的家门兴衰要关心挂念,五里地的松柏树容易勾起人们的哀伤思绪。
京城和浙江的老朋友们是否安好?相见时要相互问候近况冷暖。
去完善
释义
1. 渡:渡过长江。
2. 诸老:指各位前辈。
3. 尽兰荪:全部成为芬芳的兰花和芷草。
4. 当日:当时,过去的时候。
5. 琳琅:比喻美好的事物。
6. 一门:一个家族。
7. 龙去:隐喻皇帝离去。
8. 神剑:传说中的宝剑。
9. 鹤归:引申为年迈时回乡。
10. 旧巢痕:指家乡的痕迹。
11. 百年阀阅:百年的大家族历史。
12. 五里松楸:家乡的古墓。
13. 易断魂:容易令人伤心。
14. 京浙:北京和浙江,两地名。
15. 无恙:指身体健康。
16. 不:表示推测。
17. 为问:特地询问。
18. 寒温:指气候冷暖。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怀念之情和怀旧思想的送别诗。诗人以江畔送别为背景,运用了一系列典故和历史人物,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对历史的思考。诗的开头两句“渡江诸老尽兰荪,当日琳琅照一门”描绘了一幅江畔送别的场景,同时暗示了时代的变化。接下来四句“龙去难寻神剑迹,鹤归犹记旧巢痕。百年阀阅须关念,五里松楸易断魂”,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人的怀念之情。最后两句“京浙故人无恙不,相逢记为问寒温”则表达了对友人重逢的热切期待和关心。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富有哲理,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傅提干》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释善珍所作。诗创作于宋宁宗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当时释善珍作为佛教禅宗的禅师,在江浙一带活动。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但是国土分割严重,政治腐败,民生疾苦。与此同时,理学思想开始盛行,对佛家、道家思想产生了较大冲击。
释善珍作为一名禅宗僧人,深感时代的巨变和人们精神的痛苦。他希望通过诗歌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帮助人们找到心灵的慰藉。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送别傅提干的诗。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