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杜麟台春思
春还上林苑,花满洛阳城。鸳衾夜凝思,龙镜晓含情。
忆梦残灯落,离魂暗马惊。可怜朝与暮,楼上独盈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重回上林苑,繁花满布洛阳城。鸳鸯被中夜难眠,思绪如结;破晓时龙镜映出柔肠百转。回忆梦境中的幽光熄灭,黯然神伤;离愁别绪扰人心扉,马蹄声令离别更添忧愁。可惜时光匆匆,晨昏交替,只留她独自倚楼眺望远方。
去完善
释义
1. 杜麟台:指杜如晦。唐代著名政治家,与房玄龄共为秦王府的属官。麟台,古代史馆的别称。
2. 上林苑:原为秦汉时期皇家狩猎园林,这里借指皇宫或朝廷。
3. 洛阳城:古邑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古都之一,先后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在此建都。这里泛指京城。
4. 鸳衾:绣有鸳鸯的被子,多用于形容夫妻恩爱。
5. 龙镜:皇帝的镜子,这里代指皇帝。
6. 凝思:深思,沉思。
7. 晓:黎明,天刚亮的时候。
8. 忆梦残灯落:形容梦中惊醒,残灯已灭,四周一片黑暗。
9. 离魂:离开躯壳的魂魄,常用来形容因思念过度而产生的恍惚状态。
10. 暗马惊:形容马儿受惊而奔跑。
11. 可怜:可爱,引人同情。
12. 朝与暮:形容时间流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首联以春还上林苑和花满洛阳城两个画面,展示出春天的生机盎然。颔联则以鸳衾和龙镜作为象征,暗示诗人的思绪和深情。颈联通过忆梦残灯落和离魂暗马惊,表达出诗人内心的焦虑和忧虑。尾联则以可怜朝与暮,楼上独盈盈,传达出诗人孤独的心境。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抒发离别思念之情的佳作,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酬杜麟台春思》是唐代诗人崔湜的作品,创作于唐高宗时期(约公元650年-700年)。这个时期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
诗人在青年时期受到皇帝赏识,被任命为朝廷官员,但在政治上遭受排挤,人生坎坷。由于诗人在朝为官,因此他的诗歌反映出了当时朝廷的风气和生活。
在《酬杜麟台春思》这首诗中,崔湜描绘了春天美丽的景色,表达了与友人共度春光的喜悦心情。同时,他也通过描写春天的短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这种感慨也是他对自身遭遇的一种感叹。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