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甘露寺
层阁叠危壁,瑞因千古名。几连扬子路,独倚润州城。
云近衔江色,雕高背磬声。僧居上方久,端坐见营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高楼耸立层层叠叠像险峻的山壁,因此也有了千百年来的盛名。这里是连接扬子江的大道,独自倚靠着润州这座古城。天上的云彩与江水仿佛相接,雕刻精美的鸟兽离着钟声很远也能听到。那里的僧侣居住已久,静静坐着就能感受到尘世的生活喧嚣。
去完善
释义
《题甘露寺》周朴
1. 层阁:形容建筑物的重叠景象。
2. 叠危壁:指的是高峻的山峰。
3. 瑞因:祥瑞的征兆。
4. 千古名:指甘露寺作为古寺,已有悠久的历史。
5. 几连扬子路:扬子路即长江下游的一段,这里意为甘露寺在江边。
6. 独倚润州城:润州为江苏省镇江市的古称,这里是说甘露寺位于镇江。
7. 云近衔江色:指云雾缭绕的景色与江水相映成趣。
8. 雕高背磬声:描述了寺庙里的佛像及钟声。
9. 僧居上方久:表示僧人在这里生活已久。
10. 端坐见营营:意味着从高处俯视尘世纷扰,表达出超脱尘世的情感。
去完善
赏析
首联“层阁叠危壁,瑞因千古名”,描述了甘露寺的壮丽景色和悠久历史。层阁指甘露寺层层叠叠的建筑,危壁则暗示其地势险峻。瑞因千古名意指甘露寺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地位而闻名千年。
颔联“几连扬子路,独倚润州城”,描绘了甘露寺所在的地理位置。扬子路是指长江下游地区的一条古驿道,甘露寺正处于这条道路的附近。润州城则是镇江的古称,甘露寺就坐落在润州城的城楼上。
颈联“云近衔江色,雕高背磬声”,进一步展示了甘露寺周边的景致。云近衔江色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江边景色,雕高背磬声则描述了寺庙内的钟声回荡在空旷的山谷之中。
尾联“僧居上方久,端坐见营营”,以僧人的视角展现了甘露寺的超然意境。上方是寺院的高层建筑,僧人在这里长期修行,心境得以净化,远离尘世的纷扰。
整首诗通过对甘露寺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其独特风韵和超凡境界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甘露寺》是唐代诗人周朴的一首咏史怀古之作,作于公元9世纪。这一时期正值唐末乱世,皇帝昏庸无能,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民生疾苦。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周朴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同情心,通过对甘露寺的历史回顾,揭示了时代的衰败和人民的不幸。
周朴曾屡次应试不第,一生未得功名,但他始终坚守着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在这首《题甘露寺》中,他通过描述甘露寺的昔日繁荣,反衬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心的沦丧。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希望有朝一日能迎来一个太平盛世。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