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门赋
阿娇负恃颜姝好,那知汉帝恩难保。
一朝秋水落芙蕖,几岁长门闭春草。
自怜身世等前鱼,旧宠全移卫子夫。
独夜不眠香草枕,东箱斜月上金铺。
晓惊永巷车音近,失喜疑君枉瑶轸。
临风望幸立多时,却是轻雷声隠隠。
年年织女会牵牛,百子池边侍宴游。
自从一落离宫后,无复穿针更上楼。
长记髫年聘时节,爱深金屋宁衰歇。
而今遽觉冷如冰,不解向人佯暖热。
愁看空树集珍禽,孔翠追飞鸾凤吟。
顾步深嚬生怅望,伊谁一为回天心。
人言消渴临邛客,天下工文专大册。
黄金取酒奉文君,愿悟君王赐颜色。
赋成果得大家怜,凤觜煎胶续断弦。
不似昭君离汉土,一生埋没犬羊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阿娇倚仗着美貌,哪知皇上的恩情难以保住。
忽然间就像荷花凋谢了,住在深宫多年春天不再来。
自怜身世如同眼前的鱼一样飘零不定,从前所有的宠爱都给了卫子夫。
夜深难眠枕着香草枕头,看着东方天空的月亮映在金色的窗格上。
清晨突然听到永巷里的车马声渐渐靠近,惊喜地以为是皇上驾临却又不是。
我立在风中盼望皇上的到来,却只有轻微的雷声在我耳边回响。
每年的七夕我都可以和皇帝共度,曾陪伴他在百子池畔宴游。
但自从我离开皇宫以后,再也没有机会登上高楼去穿针乞巧了。
我还记得小时候被选为皇后的日子,深爱我的皇帝难道会因为我年老色衰就抛弃我吗?
现在觉得寒冷如冰,却无法在别人面前掩饰我的热情。
望着树木间的珍禽,它们欢快地追逐嬉戏,我不禁生出无尽的惆怅。
谁能帮我挽回君王的心呢?
人们都说那位临邛的才子擅长写优美的文章,希望能得到皇帝的欣赏。
他拿着美酒献给文君,希望能让皇帝回心转意。
他的作品得到了大家的喜爱,正如凤凰嘴熬制的胶水可以接续断裂的琴弦。
不像王昭君离开了汉朝的土地,一生都在边疆受苦。
去完善
释义
1. 阿娇:指陈皇后陈氏,小名阿娇。汉代孝武皇帝刘彻的皇后。这里以阿娇作为诗篇主人公。
2. 负恃:依恃,依赖。
3. 那知:哪知。
4. 汉帝:指汉代的皇帝,这里特指汉武帝刘彻。
5. 恩难保:皇恩难长久。
6. 一朝:一天之间。
7. 秋水:秋天的水,这里喻指时间流逝。
8. 芙蕖:即荷花。这里用荷花的凋谢来比喻阿娇美貌不再。
9. 几岁:几年。
10. 长门:汉代宫殿名,这里借指阿娇被幽禁的地方。
11. 春草:春天的草,这里寓意春光易逝。
12. 自怜:自我怜悯。
13. 身世:指生活经历。
14. 前鱼:典出《庄子·外物》中“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若鱼者。”意为任公子在河边钓鱼,钓到了一条大鱼,这条鱼很大,把任公子的渔具都拉下水去了,这条鱼出来后,掀起了巨大的波浪,让附近的百姓都很惊讶,从此这条鱼的肉就成了美味佳肴。
15. 旧宠全移卫子夫:指陈阿娇失宠,汉武帝转而宠爱卫子夫。
16. 东箱:古代宫廷建筑的东侧厢房。
17. 斜月:偏斜的月亮。
18. 金铺:门上的金色装饰。
19. 晓惊:早晨被惊醒。
20. 永巷:汉代宫中的长巷。
21. 车音:车辆的声音。
22. 瑶轸:美玉装饰的车子。
23. 临风:面对风。
24. 望幸:盼望皇帝的恩赐。
25. 轻雷声隐隐:指远处微弱的雷声。
26. 织女会牵牛:织女星与牵牛星的相会,这里比喻七夕节。
27. 百子池:汉代皇宫中的水池。
28. 侍宴游:陪同皇帝参加宴会游玩。
29. 离宫:被废弃的宫殿。
30. 无复:不再有。
31. 穿针:古代妇女在七夕节穿针线比赛。
32. 上楼:登上高楼。
33. 长记:长久的记忆。
34. 髫年:童年。
35. 聘时节:订婚的时候。
36. 金屋:指汉武帝建造的豪华宫殿,后用为富丽堂皇的住所。
37. 宁衰歇:难道会衰落吗?
38. 今晨:今天早晨。
39. 遽觉:突然觉得。
40. 向人:对人。
41. 佯:假装。
42. 暖热:温暖。
43. 空树:空旷的树林。
44. 珍禽:珍贵的鸟类。
45. 孔翠:孔雀和翠鸟,这里用来形容鸟类羽毛的美丽。
46. 追飞:追逐飞翔。
47. 鸾凤吟:鸾凤的叫声。
48. 顾步:回头看。
49. 深嚬:深深的皱眉。
50. 生怅望:生出惆怅的心情。
51. 伊谁:谁。
52. 一为:一次。
53. 回天心:使皇帝改变心意。
54. 人言:人们都说。
55. 消渴:病名,这里指疾病。
56. 临邛客:指司马相如,他在四川临邛(今邛崃市)卖酒为生。
57. 天下工文:天下的文采出众的人。
58. 大册:重要的书籍。
59. 黄金取酒:指用黄金换取美酒。
60. 文君:指卓文君,她是西汉时期蜀郡临邛(今四川成都邛崃市)人,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
61. 愿悟君王赐颜色:希望理解皇帝的恩赐。
62. 赋成:完成赋。
63. 果得:果然得到。
64. 大家怜:受到大家的同情。
65. 凤觜:凤凰的嘴,这里指代凤凰。
66. 煎胶:熬制胶水。
67. 断弦:断裂的琴弦。
68. 不似:不像。
69. 昭君:王嫱,字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70. 离汉土:离开汉朝的土地。
71. 埋没:埋藏,隐藏。
72. 犬羊天:狗和羊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读长门赋》范浚,描绘了汉武大帝陈阿娇的失宠及卫子夫的崛起,写出了宫廷生活中女子的孤寂和哀愁。作者通过对阿娇遭遇的同情和对文君、昭君命运的对比,展示出他在古诗词创作上的独特见解。
诗的开头以“阿娇负恃颜姝好”起笔,点出了阿娇因美貌而自负的性格。接着通过描述她的失宠和被贬至长门宫,进一步揭示了汉武大帝恩难保的事实。此后,又以“一朝秋水落芙蕖,几岁长门闭春草”来描绘阿娇在长门宫里的凄惨生活。
后半部分中,作者通过对阿娇内心世界的揭示,表达了他对阿娇的深深同情。同时,将阿娇的命运与文君、昭君进行比较,强调阿娇虽有不幸,但比之昭君的悲凉命运,已算幸运。此外,还对文君与阿娇进行对比,突显出阿娇被汉武大帝遗忘后的寂寥心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生动形象,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诗词功底和对女性命运的独到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长门赋》是南宋诗人范浚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歌通过描绘汉武帝时期的皇后陈阿娇被贬至长门宫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对封建皇权的无情和忠诚者的悲哀。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金兵南侵,社会动荡不安之际。诗人范浚身处战乱之中,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深感忧虑。他以陈阿娇的悲剧故事为引子,抒发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历史的反思。
范浚在南宋时期的人生经历较为坎坷。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因直言进谏而被罢免。后来,他回到家乡,专心从事学术研究,撰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陈阿娇遭遇的同情,以及对忠良受冤的愤慨。
此外,《读长门赋》还反映了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统治者昏庸无能,导致国家积贫积弱。范浚在此诗中通过对陈阿娇命运的描绘,隐喻了南宋朝廷的腐败和堕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