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作

标题包含
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作
日月跳丸,光阴脱兔。登临不用深怀古。向来吹帽插花人,尽随残照西风去。 老矣征衫,飘然客路。炊烟三两人家住。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初名刘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福建莆田人。他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被誉为“江湖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刘克庄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查看更多
kkajily
去完善

译文
时间就像跳动的弹珠和飞速奔跑的兔子一样飞快流逝。登上高处无须对古代有太多感怀。那些曾经潇洒地戴着帽子、插着鲜花的人们,都随着西落的夕阳逝去了。 如今我已老迈,身穿战袍,飘飘荡荡地在客路上行走。看到那三三两两的人家升起的炊烟,真想拿着一壶酒来感谢秋天的美好,但山中幽静,找不到盛开的菊花所在。
kkajily
去完善
释义
1. 甲午:公元1234年。 2. 牛山:位于今江苏境内,是著名登高览胜之地。 3. 跳丸:形容时间过得飞快。 4. 脱兔:兔子逃走很快,这里指时光消逝迅速。 5. 登临:登山临水,指游览山川名胜。 6. 深怀古:深切怀念古代事物。 7. 吹帽插花人:比喻风流才子。 8. 残照:落日余晖。 9. 西风:秋风。 10. 老矣征衫:年纪大了,经历的世事多了。 11. 飘然客路:四处奔波的旅程。 12. 炊烟:住宅区的炊烟,代指居民住所。 13. 斗酒:一斗酒,表示喝酒的量。 14. 答秋光:感谢秋天的阳光。 15. 黄花:菊花。
kkajily
去完善
赏析
《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作》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的作品。这首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重阳节登山远望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通过描写路途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民间生活的关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上阙以“日月跳丸,光阴脱兔”开篇,形象地描述了时间的飞速流逝。紧接着,“登临不用深怀古”一句表达了作者在重阳登高时的心境,即不必过于沉湎于过去的回忆。随后,“向来吹帽插花人,尽随残照西风去”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那些在人生舞台上曾经风光一时的人物,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下阙则转向了现实生活场景的描绘。“老矣征衫,飘然客路”两句展现了作者已经年老体衰,却依然在外奔波的情景。紧接着,“炊烟三两人家住”一句描绘了山路间的乡村景象,表现了对民间生活的关注。最后,“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两句表达了作者想要用美酒回馈大自然的美景,却因山路崎岖而无法找到菊花地的无奈心情。
kkajily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作》是南宋词人刘克庄在公元1234年所作。这一时期正值宋元交替之际,金国灭亡,蒙古大军南侵,南宋朝廷岌岌可危。此时已年近花甲的刘克庄担任江南西路安抚制置使,整军备战,积极抗击蒙古侵略者。 作者在重九佳节来到牛山,登高远望,思绪万千。当年牛山赋诗的盛况已不再,眼前是一片战乱的景象。刘克庄目睹国家沦亡、人民疾苦,痛心疾首,借古讽今,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kkajily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