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月团为十二郎生日之寿戏为数小诗 其四
生朝乐事记当年,汤餠何须半臂钱。
吾算自知樽有酒,汝翁莫叹坐无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生日那天总是充满欢乐,吃碗汤饼又何必花费大钱呢?我清楚自己的酒量,不用担心没有足够的酒;你的父亲也不必感叹没有毛毯可以坐。
去完善
释义
1. "生朝":旧时指对父母的生日。生朝是父母的生日,此处借指别人的生日。
2. "乐事":快乐的事。乐在这里作动词用,享受快乐。
3. "汤饼":古代的一种面点,类似今天的面条。在唐代,人们在孩子的百日宴或周岁宴上会吃汤饼。这里用汤饼代指宴会。
4. "何须":不需要。
5. "半臂钱":一种货币单位,可能是一种地方性的货币,或者是一种特殊的钱币。这里用来形容请客的花费。
6. "吾算":我计算。这是一种比较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7. "汝翁":你的父亲。这里是作者对对方的称呼,表示亲近。
8. "莫叹":不要叹气。
9. "坐无毡":形容生活贫困,没有坐垫。毡是一种毛织物,可以用来制作坐垫。这里用“坐无毡”来形容对方家境贫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松为其侄子十二郎庆祝生日的诗歌。首句“生朝乐事记当年”描绘了当年庆祝生日的欢快情景,其中“汤饼”指代了古代的生日习俗,即用面汤煮面条以示祝福;“何须半臂钱”则表示无须花费太多金钱。接下来的两句“吾算自知樽有酒,汝翁莫叹坐无毡”中,“吾算”表示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汝翁”则是诗人对侄子十二郎的称呼。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年美好生日晚景的回忆以及期待未来富足生活的愿景,同时也强调了亲情的重要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朱松在公元1147年创作的。这一年,他的儿子朱熹出生,朱松为了纪念儿子的出生,写下了这首诗。
在南宋时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金兵南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朱松作为一个文人,他关心国家命运,担忧民生疾苦。然而,他在官场上的遭遇并不顺利,曾多次遭到排挤和贬谪。
朱松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对国家的忧虑。这首《以月团为十二郎生日之寿戏为数小诗 其四》也不例外,他以月团为题,表达了对儿子的深情祝福,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