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县道中
汉水引我行,梁山邀我坐。
山水已清绝,春容碧相和。
下马取酒饮,梅飘酒中堕。
日落醉不去,青茸草间卧。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汉水引导着我前行,梁山邀请我坐下。
山清水秀已经美不胜收,春天的容颜与碧水相互映衬。
下马取酒来畅饮,梅花的飘落在酒水中。
太阳落山了仍不愿离去,在绿茸茸的草丛中躺下休息。
去完善
释义
《西县道中》:本诗描绘了作者在赴西县途中所见的美景与心境。
1. 汉水:长江的重要支流之一,起源于今陕西省南部,流经陕西省南部和湖北省西北部。此处指作者沿汉水行走的路程。
2. 梁山:此处可能指重庆市的梁平县,但也有可能是代指“梁山泊”,即山东省梁山一带的湖泊地区。
3. 春容碧相和:形容春天景物优美和谐,仿佛天然图画。春容,春天的景色;碧,绿色;相和,相互协调,共同构成美好景象。
4. 梅飘酒中堕:此句描述梅花的飘落与酒的结合,具有独特的美感。
5. 青茸草:形容草木初生的嫩绿新芽,形象地展现出春天的气息。
去完善
赏析
《西县道中》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伴游览汉水和梁山的情景。首句“汉水引我行,梁山邀我坐”,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次句“山水已清绝,春容碧相和”,则以翠绿的山水为背景,衬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诗人在郊外饮酒、赏梅的情景:“下马取酒饮,梅飘酒中堕”,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潇洒不羁的性格;而“日落醉不去,青茸草间卧”则表现了诗人陶醉于美景之中,流连忘返的场景。整首诗将山水景色与人文情怀完美融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县道中》是南宋诗人冯山的一首描绘旅途风光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47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宋金两国处于战争状态,国家政治局势紧张。
冯山作为南宋文人,他的人生际遇颇富戏剧性。他曾担任中央和地方官员,但因不满现实政治而辞官归隐。在《西县道中》一诗中,冯山以旅途中所见所闻的情景,展现了当时的民间生活和自然风貌,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关切。
在时代背景方面,当时南宋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国内政治局势复杂,外部又有金国的侵略压力。在这种环境下,文人墨客纷纷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他们的作品也往往带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冯山的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旅途中所见所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