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太祖皇帝师次陈桥受天命协人情为圣皇武

标题包含
太祖皇帝师次陈桥受天命协人情为圣皇武
圣皇武,憺显幽。 震逾恭,翼微周。 帝下顾,民噢咻。 糜沸鼎,泛横流。 否其复,飞龙秋。 挽天弧,建神矛。 振汩陈,遏虔刘。 漭然施,鸿祐休。 熯以濡,羸者瘳。 御皇极,凝前旒。 徧胪欢,荡岱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圣皇伟大而武勇,他在显明的地位上实现着幽深的事务。他的威严震撼人们,使他们无不恭敬;他如大鹏展翅,涵盖了天下的周备之处。皇帝照顾人民,使人民得到幸福的安慰。如同锅里的小米在热水中翻滚,人们纷纷表达出感激之情。 当不利的局面得以扭转,就像飞龙翱翔在秋天的天空。皇帝引导国家的大政方针,建立强大的军队,抑制了那些作乱的人。盛大而广博的恩情惠及四方,所有的百姓都得到了照顾。 他用阳光般的热情感化人心,即使身体虚弱的人也能得到治愈。他以伟大的智慧控制国家,凝聚着前面的光辉,所有的人都对他衷心爱戴。广大无边的岱岳、矗立的丘陵,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太祖皇帝:指宋太祖赵匡胤。 2. 师次:军队驻扎或经过的地方。 3. 陈桥:北宋时期的军事要地,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部。 4. 受天命:接受上天的旨意,即登上皇位之意。 5. 协人情为圣皇武:顺应民情,展现皇帝的威严与武功。 6. 圣皇武:指皇帝的威武之气。 7. 憺显幽:使显达和隐逸的人都感到安然自在。 8. 震逾恭,翼微周:震动天地,超越恭敬;辅佐帝王,无微不至。 9. 帝下顾,民噢咻:皇帝关心百姓,民众感受到关爱。 10. 糜沸鼎,泛横流:国家局势混乱,如同鼎中粥糜沸腾,水溢四散。 11. 否其复,飞龙秋:希望厄运消失,就像飞龙在秋天的天空翱翔。 12. 挽天弧,建神矛:拉满弓弦,挥动神奇的长矛。 13. 振汩陈,遏虔刘:激励士气,制止混乱的局面。 14. 漭然施,鸿祐休:天下大治,得到了上天的佑护。 15. 熯以濡,羸者瘳:炽热的阳光洒满大地,疲惫的人也得到了康复。 16. 御皇极,凝前旒:统治国家的核心地带,凝聚民心。 17. 徧胪欢,荡岱丘:普天同庆,民心欢愉。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皇帝赵匡胤在陈桥驿被拥立为皇帝的诗歌。诗中强调皇帝的威严和人民的喜悦,同时表达了对皇帝能够治理国家的期待。 "圣皇武"一句表现了皇帝的神圣和威严;"澹显幽"则描述了皇帝的德高望重。这两句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接下来的诗句中,"震逾恭,翼微周"表达了皇帝庄重的形象和人民对皇帝的尊敬;"帝下顾,民噢咻"则描绘了皇帝关心民生、人民感激的场景。 而"糜沸鼎,泛横流"两句则描绘了当时混乱的社会局面,以及皇帝拯救民众的决心。 在"否其复,飞龙秋"一节,诗人表达了希望皇帝能够在困境中重生,如同飞龙在天,重整乾坤。 随后,"振汩陈,遏虔刘"描绘了皇帝英明果断,阻止战乱,实现了国泰民安的景象。 "漭然施,鸿祐休"则是对皇帝的仁爱宽厚的赞美,他的统治使弱者得到治愈,国家得以安定。 结尾的两句"御皇极,凝前旒"则是描绘皇帝登上皇位,统治天下,四海升平的场景。 整首诗通过描绘皇帝的威严、民众的感激、国家的安定,展现了一幅美好的愿景,表达出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热切期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北宋初年,一代明君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顺利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这一时期的北宋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与此同时,赵匡胤对前朝的教育和科技事业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使得这一时期的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墨客们纷纷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以表达他们对国家、民族以及人民命运的关切之情。其中,崔敦礼的《太祖皇帝师次陈桥受天命协人情为圣皇武》就是这一时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诗作。 在这首诗歌中,崔敦礼通过赞美宋太祖赵匡胤的雄才大略和智慧,表达了对他领导下的国家的深深敬仰。同时,他也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和谐景象,表达了对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总的来说,这首诗歌充分展现了北宋初期繁荣昌盛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