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病中感友不至

标题包含
病中感友不至
侬家好观水,结屋傍西湖。 荒径人踪少,苍苔鸟迹无。 交情穷始见,世态燠斯孚。 病嬾疏迎接,偏宜客不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家喜欢欣赏水景,于是在西湖边建造了房屋。 荒凉的小路上人迹稀少,青苔上看不到鸟儿的痕迹。 只有到了贫穷的时候才能看出人们的交情,热络的时候才知道世态炎凉。 我因病慵懒不愿意去接待,偏偏这时候客人却不请自来。
去完善
释义
1. 侬家:即我家。 2. 好观水:喜欢观赏水流。 3. 结屋:建造房屋。 4. 傍西湖:靠近西湖。 5. 荒径:荒废的小路。 6. 人踪:人的足迹。 7. 苍苔:青苔。 8. 鸟迹:鸟的足迹。 9. 交情:人与人之间的友情。 10. 穷:困厄。 11. 始见:才开始显现。 12. 世态:社会的风气。 13. 燠斯孚:炎热才会出现。 14. 病嬾:因生病而懒得做事。 15. 疏迎接:疏远接待。 16. 偏宜:反而适合。 17. 客不呼:客人不来邀请。
去完善
赏析
《病中感友不至》是南宋诗人赵友直的作品。诗人在病中感叹朋友没有来看望他,表达了诗人与世隔绝的心境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首诗的赏析如下: 首联“侬家好观水,结屋傍西湖”,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和喜好。诗人选择在西湖边结庐而居,表明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这里的水指代自然美景,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颔联“荒径人踪少,苍苔鸟迹无”,描述了诗人居住环境的荒凉和寂静。荒径、苍苔等词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情的渴望。 颈联“交情穷始见,世态燠斯孚”,揭示了诗人的感悟。在贫困潦倒之时,真正的朋友才会显现出来;而那些虚伪的世俗关系,则在温暖的环境中滋生蔓延。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虚伪世界的批判。 尾联“病嬾疏迎接,偏宜客不呼”,抒发了诗人在病中的无奈。诗人因疾病而疏于接待客人,却希望朋友们能够主动前来探望。这里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病中感友不至》是南宋诗人赵友直在晚年创作的一首表达友情与孤独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59年前后,当时正值南宋末年,朝政腐败,战乱频繁,民生疾苦。赵友直因病重而独居,深感孤单和忧虑,盼望朋友能来探望,却迟迟不见踪影。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赵友直已经年迈体衰,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磨难,包括丧妻、家破人亡等不幸遭遇。然而,他始终坚持节操,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质,即使在贫困交加的日子里,也没有向权贵低头。他的这种高洁品质得到了许多人的尊敬和敬佩,但他也因坚持正义而遭受排挤和打压。 在这一特殊时期,南宋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北方领土相继沦陷,朝廷内部奸佞当道,忠良受害。在这种政治环境下,文人墨客们普遍感到彷徨无助,对未来充满担忧。赵友直作为一位有家国情怀的诗人,虽然身处病榻,却依然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命运。他希望能与朋友共同度过这段艰难时光,相互扶持,共度难关。然而,友人未能及时前来探望,让他倍感孤独和失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