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日书怀

标题包含
春日书怀
一气本无息,春风花又开。 景多闲后见,诗好静中来。 午枕庄周梦,东轩靖节杯。 不须篱畔菊,能制暮龄颓。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原文: 一气本无息,春风花又开。 景多闲后见,诗好静中来。 午枕庄周梦,东轩靖节杯。 不须篱畔菊,能制暮龄颓。 译文: 一切生命气息本源自无,春天到来花朵重新绽放。 美景往往在闲暇时才能发现,好诗喜欢在宁静中诞生。 中午躺在草地,如庄子般进入梦境;在东边的亭子,品味陶靖节的悠然。 不需倚靠篱笆旁的菊花,就能克制住晚年的衰颓。
去完善
释义
1. "一气":指天地间浑然一体的元气。 2. "息":停止,休止。 3. "春风花又开":春天的风一吹,花朵又重新开放了。 4. "景多闲后见":悠闲的时光中才能看到更多的风景。 5. "诗好静中来":创作好的诗篇需要在宁静的心境中产生。 6. "午枕庄周梦":中午睡觉时进入了庄周梦蝶般的梦境。 7. "东轩":东边的小屋或窗子。 8. "靖节":指陶渊明,他曾在诗中表达对靖节的向往。 9. "杯":酒杯。 10. "不须篱畔菊":不需要篱笆旁的菊花。 11. "能制暮龄颓":能够控制老年时的萎靡状态。
去完善
赏析
《春日书怀》是胡安国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首联“一气本无息,春风花又开”,形象地描述了春天的气息和花朵盛开的场景,表达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气象。颔联“景多闲后见,诗好静中来”,通过对景致的观察和创作的体验,揭示了作者在闲暇时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沉静内心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诗篇的观点。颈联“午枕庄周梦,东轩靖节杯”,以庄周梦蝶和东轩靖节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尾联“不须篱畔菊,能制暮龄颓”,则表明作者虽然年岁已高,但依然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不受困于衰老的自然规律。整首诗以春天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贴切的用典,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珍视人生的心态,以及洒脱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书怀》是南宋著名文人胡安国在公元1158年所作。这首诗作于他辞官归隐后,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战乱的忧虑之心。 当时正值南宋时期,金兵南侵,国土分裂,战乱频仍。胡安国虽身在南方,却心系国家民族的命运,忧虑战局的发展。他在诗中写道:“故国山川入梦遥”,表达了怀念故乡的情感;而“乡思牵愁到碧霄”则表达了诗人因牵挂家乡而产生的愁绪。 胡安国曾担任南宋高官,但由于对时政不满,辞官归隐,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家国情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在这首诗中,他借景抒情,通过对春日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担忧,同时也表达了他作为一个文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