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
竞装祓木饯余寒,颂遂椒花上彩笺。
览镜自惊非昔貌,举杯回喜得新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竞装:竞是竞争之意,装是装饰之意,竞装指争艳装扮。
2. 祓木:是一种古代驱除邪气的仪式。
3. 饯余寒:饯是送走之意,余寒是冬季过后的最后寒气。
4. 颂遂椒花:颂是赞美之意,遂是跟随之意,椒花即花椒树的花,这里可能比喻新春的鲜花。
5. 上彩笺:彩笺是指彩色信纸,这里是把诗句写在上面。
6. 览镜自惊:览镜是照镜子的意思,自惊是自己被自己惊吓到。
7. 非昔貌:指与过去面貌不同。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元日》描绘了作者在新年之际的所见所感。诗中“竞装祓木饯余寒”一句,描述了人们通过盛装和祭祖的方式告别寒冬,迎接新春的到来。而“颂遂椒花上彩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祝愿与期待,用椒花(古人认为椒花有驱邪避疫的作用)和彩笺(精美的纸张)来传达这份祝福。
接下来的“览镜自惊非昔貌,举杯回喜得新年”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面貌变化的感叹以及对新年的喜悦。他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惊讶于时光荏苒带来的改变;同时,举起酒杯庆祝新年的到来,心情愉悦。这首诗通过对新年场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元日》是南宋诗人胡安国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初年(约公元1127-1279年),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历史时期。
胡安国生活在这一动荡不安的时期,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早年任地方官吏,后因不满朝廷腐败而辞官回乡。晚年因金兵南侵,随皇室南渡至临安,历任国子祭酒、工部侍郎等职。在南宋初期,他与陆游、杨万里等人志同道合,积极投身于抗金斗争。
这一时期的南宋,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北方沦陷,金兵不断南下侵扰,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胡安国以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写下了这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元日》诗。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