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过凤林关

标题包含
过凤林关
马首西南二十年,每经关左重留连。 殷勤拂石临流水,邂逅凭栏倚暮烟。 千古物情吟不尽,四时风景画难传。 何人可作隆中伴,待结比邻买钓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马的头部朝向西南方向的地方生活了二十年,每次经过关口都会停留并欣赏美景。我深情地抚摸着石头,靠着流水边,在傍晚时分的薄雾中,我偶然遇见了一些美景。这些千年的景物总是让人无法完全表达出它们的美丽,四季的风景如画,但却很难用画笔将其完全传递出来。有谁能和我一起成为这里的邻居,共同购买一艘钓鱼船呢?
去完善
释义
1. 马首西南:指马匹向着西南方向行进。 2. 凤林关:古代的一处关卡,具体位置不详。 3. 二十载:指诗人已过了二十年的光阴。 4. 每经关左重留连:每次经过凤林关时都会在此地停留片刻。 5. 拂石临流水:抚摸着石头,面对流经身边的河水。 6. 邂逅凭栏倚暮烟:偶然遇见的时候依靠着栏杆,看着傍晚的烟雾缭绕。 7. 千古物情:指的是自古以来万事万物的情感。 8. 四时风景:四季的风景变化。 9. 画难传:即使是最擅长绘画的人也难以完全描绘出。 10. 隆中伴:这里指的是像诸葛亮那样的隐士高人。 11. 比邻:附近的邻居。 12. 买钓船:购买一艘钓鱼的小船。
去完善
赏析
《过凤林关》是南宋诗人胡安国的一首描绘旅途风光的诗。诗人以自己在西南地区的经历为背景,通过对凤林关的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联“马首西南二十年,每经关左重留连”,点明了诗人的行旅方向和持续时间,强调了他对西南地区的高度关注与留恋。诗人用“马首”和“关左”两个形象的画面,勾勒出旅途中不断变换的风景。 颔联“殷勤拂石临流水,邂逅凭栏倚暮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凤林关的风貌。这两句诗以“拂石临流水”和“凭栏倚暮烟”的生动场景,传达了诗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愉悦,以及他对悠哉游哉的生活的喜爱。 颈联“千古物情吟不尽,四时风景画难传”,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由衷赞美。他认为世间万物之情难以完全言表,四季风景之变幻无法被画卷所充分展示,这彰显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 尾联“何人可作隆中伴,待结比邻买钓船”,表达出诗人在欣赏美景时对理想生活伙伴的期盼。他期望能找到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过上与世无争、淡泊明志的生活,共享鱼樵之乐。这首诗虽然是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题,但实际上蕴含着作者渴望归隐田园的思想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凤林关》这首诗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胡安国所作。诗作于宋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左右。这一年,胡安国受命出使金国,途经凤林关时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描绘边关景象的佳作。 在胡安国生活的时代,南宋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对内,政治腐败,权臣当道;对外,金兵压境,国家危亡。在这样的背景下,胡安国曾多次出使金国,试图争取和平。然而,他的努力并未取得预期的成果,反而使他深刻感受到了国家的危机和人民的苦难。 凤林关位于今甘肃省庆阳市境内,是古代中原地区通往西北边疆的重要关隘。胡安国在这里看到了战争的创伤和国家命运的沉重。他通过对边关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 总的来说,《过凤林关》这首诗是在南宋时期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胡安国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文学家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