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严陵钓台

标题包含
严陵钓台
归隐桐江知几春,静看浮世一沤轻。 此心有处元无着,误说持竿作钓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桐江度过了几个春天,静静地看着世间万物如同水泡般虚幻。我的心始终有所寄托,但却被人误解我拿着鱼竿只是为了沽名钓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严陵钓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富春江畔,为东汉高士严光的垂钓之处。这里用来代指隐居之地。 2. 胡安国:南宋学者,文学家,此处用他的名字为题创作了一首诗。 3. 归隐:离开官场,回到民间或山林过隐居生活。 4. 桐江:流经浙江富阳的富春江上游河段。这里是严光的隐居地之一。 5. 知几春:度过了多少个春天。 6. 浮世:尘世;俗世。 7. 一沤轻:比喻短暂的人生。“沤”指的是水泡,此处用以形容生命的短暂和脆弱。 8. 有处:有所寄托。 9. 元:通“原”,本来。 10. 无着:没有依靠的地方。 11. 误说:错误的说法。 12. 持竿作钓名:拿着钓鱼竿假装是钓鱼高手。这里是说严光被世人误解为只是为了求取名誉而隐居垂钓。
去完善
赏析
《严陵钓台》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严陵钓鱼台的所见所感。首句“归隐桐江知几春”点明了诗人归隐的时间之久,暗示了他在桐江度过了漫长的岁月。次句“静看浮世一沤轻”则描述了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观察世界的变化,如同观看水面上飘荡的泡沫一般。接下来,诗人以“此心有处元无着”表达了他的内心世界,表明自己虽然身处尘世,但心中却无执着之物。最后一句“误说持竿作钓名”则是诗人对自己的讽刺,他认为人们误以为他手持鱼竿只是为了沽名钓誉,实际上并非如此。整首诗通过对严陵钓鱼台的描绘,展示了诗人超脱世俗、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严陵钓台》是南宋诗人胡安国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141年。在这一年里,胡安国辞官归隐,开始了一段宁静的田园生活。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前贤的敬仰之情。 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败,军事虚弱,外患严重。胡安国身为士人,深知自己无法改变国家的命运,因此选择了辞官归隐。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坚定的信念和爱国情怀。 胡安国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严子陵的垂钓场景,以表达对这位前贤的敬仰之情。严子陵是东汉时期的著名隐士,他曾拒绝光武帝刘秀的邀请,选择在富春江畔垂钓。他的故事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的象征,表达了他们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权贵的蔑视。 总的来说,《严陵钓台》这首诗反映了胡安国在南宋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以及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前贤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