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赤壁

标题包含
赤壁
片语能令孙仲谋,气如山涌剑横秋。 莫言诸葛成何事,万古忠言第一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孙仲谋:即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东吴的建立者之一。这里以他来形容胡安国对抗金主战的决心。 2. 气如山涌:形容气势如同山一样汹涌而出。 3. 剑横秋:用剑挡住秋天的到来,比喻抵抗外敌入侵的决心。 4. 诸葛:指诸葛亮,蜀汉丞相,为中国的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去完善
赏析
《赤壁》这首诗通过赞美孙仲谋的英勇表现和诸葛亮的忠诚精神,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豪杰的敬佩之情。在诗中,“片语能令孙仲谋,气如山涌剑横秋”两句描绘了孙仲谋的英勇形象,他气势磅礴,如同一把锋利的宝剑横卧在秋天的江面上,展现出其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意志。而“莫言诸葛成何事,万古忠言第一流”则表达了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意,即便历经千年,他的忠诚教诲仍然熠熠生辉,成为后人敬仰的典范。整首诗情感充沛,语言精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史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赤壁》是南宋诗人胡安国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0年左右,也就是南宋孝宗时期的末期。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内部矛盾重重,金国对南宋的侵略加剧,国家形势严峻。 胡安国在当时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和官员,他曾在朝廷担任要职,对国家的形势有着深刻的认识。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在这首《赤壁》中,胡安国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政权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一方面,北方的金国对南宋发动猛烈进攻,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另一方面,南宋内部的腐败问题严重,政治斗争激烈,国家治理混乱。胡安国作为一名有良知的官员,深感责任重大,他用这首《赤壁》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族精神的呼唤。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