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寒食雨晴书事

标题包含
寒食雨晴书事
如何夜来雨,欲妬清明天。 皎皎日华晓,千门罗管弦。 风吹绮襦艳,深入杨柳烟。 我与君子意,归心皆浩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崇嶓(1895-1970),字子云,号竹君,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 赵崇嶓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青年时期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曾就读于北京大学文学院,...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昨夜突然下起了细雨,想要嫉妒那明媚的晴天。 明亮的光线穿透了清晨的薄雾,万户千门传来悠扬的乐声。 风吹动着华丽衣裳的艳丽,隐没在柳絮烟雾之中。 我与君子的情意,归家的决心都是那么的磅礴浩大。
去完善
释义
1. 如何:即“怎么”,为什么的意思。 2. 夜来:即夜晚。 3. 妬(dù):同“妒”,嫉妒,羡慕。 4. 清明天:指晴天或明亮的天气。 5. 皎皎:明亮的样子。 6. 日华:阳光。 7. 千门:众多的人家。 8. 罗:排列,罗列。 9. 管弦:泛指音乐。 10. 绮襦(qǐ rú):华丽的衣裳。 11. 深入:进入深处。 12. 杨柳烟:形容杨柳繁茂,绿意盎然的景象。 13. 我与:我和。 14. 君子:指品行高尚的人。 15. 归心:思归之心。 16. 浩然:指正大刚直之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寒食节过后的一天,由夜里的细雨到白天的晴天,再到黄昏时分的美好景色,表达了作者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以及对清明时节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用词精炼,意境优美,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崇嶓(bō)的《寒食雨晴书事》创作于宋代,大约是公元960年至1279年之间。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由于北宋和南宋政权的更迭,以及内外战争的影响,呈现出一种相对动荡的局面。这种时代背景,对赵崇嶓的个人经历及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赵崇嶓作为一名文人士大夫,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命运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跌宕起伏。他曾在官场有所作为,但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他也曾遭遇挫折,甚至被迫离开家乡,四处漂泊。这种人生的起伏,使他对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也对人生有着独特的感悟。 在他的这首《寒食雨晴书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诗中以“寒食”、“雨晴”等自然现象为背景,描绘了人们在这样特殊的时节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这首诗也反映出赵崇嶓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品格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