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杨参军庄送宇文邈

标题包含
杨参军庄送宇文邈
秋云冒原隰,野鸟满林声。爱此田舍事,稽君车马程。 离堂惨不喧,脉脉复盈盈。兰叶一经霜,香销为赠轻。 灯光耿方寂,虫思隐余清。相望忽无际,如含江海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天的云朵在低空飘荡,野外的小鸟在树林里叽叽喳喳。我爱这乡村的生活,所以停下来询问您的行程。离别时的气氛显得有点沉重,我们依依不舍地看着对方。兰花的叶子一旦经历风霜,香气就会慢慢消散。房间里亮着一盏灯,让人感到孤独和寂寞。虫子们的声音若隐若现,伴随着我那余留的思绪。突然间,我们看到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变得遥不可及,就像含着对远方的无尽思念。
去完善
释义
1. 秋云冒原隰:秋云,秋天的云;冒,显现;原隰,平原与低湿地带。这句形容秋天的云在平原与低湿地带显现的景象。 2. 野鸟满林声:野鸟,野生动物;满,充满;林声,树林中的声音。这句描述了树林中充满了野生动物的声音。 3. 爱此田舍事:爱,喜欢;此,这些;田舍事,田园乡村的事务。这句表达了作者喜欢这种田园乡村生活的情感。 4. 稽君车马程:稽,计量;君,您;车马程,行程。这句询问了对方旅程的远近。 5. 离堂惨不喧:离堂,离别的地方;惨,悲伤;不喧,不喧闹。这句描述了离别的气氛很悲伤且安静。 6. 脉脉复盈盈:脉脉,深情的样子;复,再;盈盈,美好。这句描绘了离别的深情场景。 7. 兰叶一经霜:兰叶,兰花叶子;一经,一旦经过;霜,霜降。这句表示一旦经过霜降,兰花的叶子就会凋谢。 8. 香销为赠轻:香销,香味消失;为赠轻,为了减轻别离的痛苦。这句传达了因离别而感伤的情感。 9. 灯光耿方寂:灯光,灯火;耿,明亮;方寂,刚安静下来。这句描述了灯火刚刚变得明亮且安静的场景。 10. 虫思隐余清:虫思,昆虫的思维;隐,隐藏;余清,剩余的美好。这句意味着昆虫的想法隐藏在剩余的美好之中。 11. 相望忽无际:相望,互相看着;忽,突然;无际,没有边界。这句表示互相看着的时候突然觉得没有了边界。 12. 如含江海情:如含,好像包含;江海情,江河湖海的情谊。这句寓意着作者与对方之间的友情像江河湖海一样深厚。
去完善
赏析
《杨参军庄送宇文邈》是一首描绘离别场景的诗作。诗人以秋日景象为背景,展现了一幅静谧、深沉的画面。 “秋云冒原隰,野鸟满林声”两句,描绘了秋天的云彩覆盖着原野和山谷,林间的鸟儿啼鸣不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接下来,“爱此田舍事,稽君车马程”两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友人的送别之情。这两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在乡村生活的悠闲与恬静,还暗示了友人的离去使得诗人心中充满了别离的愁绪。 “离堂惨不喧,脉脉复盈盈”四句,描述了临别之际的场景:离别的宴席上,人们的心情沉重,不再喧闹;诗人默默无言,满怀深情地目送友人远去。同时,“兰叶一经霜,香销为赠轻”两句以兰叶经霜后香气渐消的景象,寓意着离别时彼此的深情厚谊。 最后四句,“灯光耿方寂,虫思隐余清。相望忽无际,如含江海情”,表达了诗人望着渐行渐远的友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之情。在寂静的夜晚,明亮的灯光映衬出诗人孤独的身影;而远处传来的虫鸣声,仿佛寄托着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牵挂。 整首诗通过秋天田野的景象以及离别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和友人间的深厚友谊以及离别时的伤感之情。诗人运用细腻的文字,将这一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杨参军庄送宇文邈》是唐代诗人姚系所著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755年至762年之间,即安史之乱时期。在这期间,姚系经历了战乱、流离失所的困苦生活,深刻体验了百姓生活的艰辛和国家的危机。这段经历使他对国家和人民产生了深厚的同情和关爱,这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段时间里,唐朝国势逐渐衰弱,内忧外患不断。特别是安史之乱,使得中原地区民生涂炭,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投身于反抗暴政、关注民生的事业中,以诗歌为载体,抒发对时代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忧虑。姚系便是其中之一。 姚系的这首《杨参军庄送宇文邈》,通过描绘杨参军庄送宇文邈的场景,表达了友情的珍贵以及对国家动荡的忧虑。诗句中的“深溪”、“高树”等意象,既象征了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险恶环境。同时,通过对宇文邈离去的惋惜,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展现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真挚情感的代表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