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夕会友

标题包含
秋夕会友
倦客易相失,懽游无良辰。 忽然一夕间,稍慰阖家贫。 白露下庭梧,孤琴始悲辛。 回风入幽草,虫响满四邻。 会遇更何时,持桮重殷勤。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游子容易失去联系,快乐的时光难以寻找。 突然在一夜之间,稍稍缓解了全家贫困的压力。 梧桐树下露水凝成霜露,孤独的琴声开始变得悲伤。 秋风拂过幽暗的小草,虫子的叫声充满了四周的邻里。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相聚,让我们再次举杯,热情款待。
去完善
释义
1. 倦客:指厌倦了飘泊生活的人。 2. 懽游:欢乐的游乐或聚会。 3. 良辰:美好的时光,也指欢愉的时刻。 4. 骤尔:突然之间。 5. 夕间:一个晚上。 6. 稍慰:稍微安慰,稍稍得到宽慰。 7. 阖家贫:全家贫穷。 8.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季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9. 庭梧:庭院中的梧桐树。 10. 孤琴:独自弹奏的琴声。 11. 悲辛:悲伤痛苦。 12. 回风:回旋的风。 13. 幽草:幽静处的草丛。 14. 虫响:虫子的鸣叫。 15. 四邻:周围邻居。 16. 会遇:会见,相遇。 17. 持盃:举杯,喝酒。 18. 重殷勤:再次表现出深厚的情谊。
去完善
赏析
《秋夕会友》是一首描绘秋日夜晚与朋友相聚的古诗。诗人姚系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冷的画面:在梧桐树的荫蔽下,露水凝结;孤独地弹奏着古琴,心生悲凉;而四周传来此起彼伏的虫鸣声。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与朋友相会,举杯交谈,暂时忘却了生活的困窘。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又展示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夕会友》是唐代诗人姚系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约作于唐玄宗至德年间(756-758年)。这个时期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安史之乱使得国家局势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 姚系生活在这一时期,他的生平事迹已难详考,但据史料记载,他曾历任京兆府参军、尚食奉御等职,并在肃宗、代宗两朝担任郎官。在这首诗歌里,他描绘了秋天的傍晚与朋友相聚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唐朝的后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腐败加剧,民众疾苦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姚系用文字记录下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也反映出对时代命运的忧虑。这首诗歌以其质朴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真切体验,成为唐诗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