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伯牙鼓琴

标题包含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后来,锺子期去世了,伯牙摔碎了自己的琴,剪断了琴弦,从此再也不弹琴,因为他觉得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为之弹奏的人了。
去完善
释义
少选:片刻;汤汤:形容水流浩荡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篇短文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刻画了伯牙与锺子期之间超越身份地位的深厚友谊,展现了“知音”这一文化概念的深刻内涵。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伯牙弹琴时心境的变化,从高山到流水,表现其技艺超群;第二部分借锺子期的评价,突显两人之间心领神会的默契;第三部分则叙述锺子期去世后伯牙的决绝举动,将知音难求的主题推向高潮。全文虽仅数十字,却蕴含丰富的情感张力,令人读来回味无穷。这种对精神契合的追求,不仅体现了古代士人对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也赋予音乐更深层次的意义——它不仅是声音的艺术,更是灵魂交流的媒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段文字出自《吕氏春秋》,讲述的是发生在春秋时期的一段感人至深的知音故事。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而锺子期则是一位樵夫,却能深深领会伯牙琴声中的意境。在那个礼乐盛行的时代,音乐不仅是艺术,更是表达心志的重要方式。伯牙在人生壮年时遇到能听懂他琴声的知音锺子期,两人建立起超越身份地位的深厚情谊。然而天妒良缘,锺子期英年早逝,令伯牙痛失知音,最终选择绝弦不再弹琴。这不仅是一个关于友情的故事,更折射出古代士人对知己难求的深切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