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题苏武诗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
昔者常相近,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离别,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罇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希望你能稍作停留,共饮此酒,让我们倾诉这一生的深情厚谊。
去完善
释义
罇(zūn):古代盛酒器具。
去完善
赏析
全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面对离别的不舍之情。开篇以“骨肉”和“枝叶”的关系起兴,奠定基调,强调人与人之间天然的联系。接着,“四海皆兄弟”一句将视野扩大到整个世界,体现了宏大的胸怀。随后转入具体的个人情感描写:“连枝树”、“鸳鸯”等意象凸显了彼此间的亲密无间,而“参辰”、“胡秦”的对比则强化了分离后的疏远与痛苦。
整首诗结构严谨,先从普遍的人际关系入手,再聚焦于个体的情感体验,最后回归到现实中的送别场景。尤其是结尾部分,借助饮酒饯行的传统习俗,营造出一种既温馨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使得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真挚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出自两汉时期,相传为苏武所作。当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历经艰辛而不屈服,忠贞不渝。此诗虽未必真为苏武亲手所写,但其中蕴含的深情厚谊与离愁别绪却真切感人。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或兄弟间深厚情谊的珍惜和不舍,以及面对分离时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在那个战乱频繁、交通不便的时代,每一次分别都可能是永别,因此诗人用极其恳切的语言抒发了内心深处的眷恋与牵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