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冬日寓宝惠教寺

标题包含
冬日寓宝惠教寺
观书倦棐几,理策开蓬门。 萦纡竹溪步,迤逦僧家园。 云容酿密雪,烟景收残暾。 人语野桥店,鸟鸣桑柘村。 山深古殿閟,涧曲回流喧。 松桂不改色,梅蕊亦已繁。 久厌城市卑,愈觉山林尊。 归途偶成咏,所乐非所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阅读书籍时感到疲惫,便离开书桌,拿起竹鞭推开有篷的门。 沿着蜿蜒曲折的小溪行走,穿过僧人的家园。 云朵聚集着似乎要下大雪,阳光渐渐暗淡。 听到野外小店中的人声,以及桑树和柘树丛中的鸟鸣。 古庙深藏在大山的深处,山间小溪回旋着喧闹的水声。 松树和桂树的叶子依旧苍翠,梅花的花蕾也已经十分繁茂。 在城市里待久了,更觉得山林的美好。 回来的时候即兴作了首诗,这份喜悦却无法用言语表达。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宝惠教寺:作者在冬天居住的寺庙名称。 2. 棐几:古时候读书写字的几案。 3. 理策:整理马鞭。这里指作者整理好行装准备出发。 4. 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形容简朴的住所。 5. 萦纡:曲折环绕。 6. 竹溪:竹林旁边的溪流。 7. 迤逦:连绵不断的样子。 8. 僧园:僧人们的院子。 9. 酿密雪:天空中聚集浓密的云层,预示着即将下大雪。 10. 烟景:烟雾笼罩的风景。 11. 残暾:即将落下的太阳。 12. 野桥店:乡村的简陋小商店。 13. 桑柘村:以桑树和柘树为标志的村子。 14. 古殿閟:古庙里显得幽静。 15. 涧曲回流喧:涧水曲折流回的地方,水流声喧闹。 16. 松桂:松树和桂树,都是四季常青的植物。 17. 梅蕊:梅花的花蕾。 18. 已繁:已经开得茂盛。 19. 厌城市卑:厌恶城市的喧嚣与繁华。 20. 山林尊:欣赏山林的静谧与宁静。 21. 归途偶成咏:作者在回家的路上偶然创作了这首诗。 22. 所乐非所言:心中所感受到的乐趣难以用言语表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村图景,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冬天的静谧与生机。首联描述了诗人在书房中看书疲倦后,整理行装打开寺庙的门扉,开始了山间的漫步。颔联描绘了曲折的竹林小径和逶迤的僧家院落,展示了山中景色的宁静与深邃。颈联则通过云彩中的密雪、烟霭中的残阳,展现出冬日里的萧瑟与宁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冬日寓宝惠教寺》是南宋诗人范端臣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6年,正值南宋中期。在这一年里,范端臣因战乱流离失所,暂时寄居于宝惠教寺。 范端臣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金兵南下,国家分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范端臣的个人生活也充满了波折。他曾经担任过官员,但因为时局不稳,被迫离开官场,四处漂泊。在这个过程中,他亲身体验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民间的苦难,这使他对国家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在这个冬天,范端臣寄居在宝惠教寺,看着窗外寒冷的景象,心中涌起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他渴望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但又无法摆脱现实困境。这种矛盾的心情,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忧伤的情感。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冬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