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灵洞路
傍溪多立石,迳转特勾衣。
云兼晚色至,叶带秋声飞。
孤鹭忽惊去,片云明残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小溪边,树立着许多石头,道路蜿蜒曲折,特别勾起人们的思绪。
云朵和傍晚的景色一起到来,树叶带着秋天的声音飘落。
孤单的白鹭突然受惊飞走,一片云彩映照出残阳的光辉。
去完善
释义
傍:靠近;紧挨着。
勾衣:指弯曲的山路。
云兼晚色:形容云彩与傍晚景色相映成趣。
带:附带,伴有。
秋声:秋天的风声。
明:照亮,显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一条沿着小溪、铺满卵石的路上,感受到的周围自然景色和声音。诗中的“云兼晚色至,叶带秋声飞”,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推移及气候的变化:傍晚时分,云朵和叶片随着秋风翻飞,渲染出浓厚的秋天气息。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将静谧的山间风景以及其内心的宁静表现出来,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之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灵洞路》是南宋诗人范端臣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灵洞山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山水景色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词的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从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应该是在范端臣中年或晚年的某个时期。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该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范端臣生活在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多受战乱之苦,他们的作品也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范端臣也不例外,他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然而,他并没有选择投身官场,而是选择了隐居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游览灵洞山时,对山水景色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的体现。
最后,我们来说说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南宋时期,政治腐败,外患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这个时期的文化艺术却非常繁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和艺术作品。范端臣就是其中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受到了后世的广泛赞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