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郊行书事
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
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
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乡野小店旁的柳树轻轻摇曳,荒野祠堂周围满是竹子丛。
鹭鸶在水边的芦苇中窥视,鸟儿在风中叼啄着焚烧的纸钱。
老妇人引领着盛装打扮的女儿,小孩则搀扶着喝得烂醉的老翁。
在这深山的乡村,一切都显得如此美好,想必是因为去年收成丰硕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寒食郊行书事》:寒食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在清明前一日或两日。
2. 范成大: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3. 野店:乡村小店。
4. 垂杨:杨柳下垂的样子。
5. 荒祠:破败的神祠。
6. 苦竹丛:苦竹生长的丛。
7. 鹭窥芦箔水:白鹭从芦苇中窥探水面。
8. 鸟啄纸钱风:鸟在风中叼啄纸钱。
9. 媪引浓妆女:老妇人带领盛装女子。
10. 烂醉翁:喝得烂醉的老人。
11. 深村时节好:深藏在村庄里的美好时光。
12. 去年丰:去年丰收。

去完善
赏析
《寒食郊行书事》是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的作品。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寒食节期间乡村的景致和人物活动。诗人以“野店”开篇,展现了乡村风貌;接着通过“荒祠”、“苦竹丛”等词汇营造了荒凉孤寂的氛围。接下来的一联则形象地描绘了白鹭窥探水面和鸟儿啄食纸钱的画面,展示了寒食节特有的景象。
而后诗人又以一位老妇人带领浓妆女子、一个醉汉被孩子搀扶的场景,体现了乡村中人们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则是画龙点睛之笔:“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这表明去年丰收的景象依然影响着今年,渲染出一派祥和的气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寒食郊行书事》是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在公元1154年创作的诗歌。当时范成大任建康府通判兼江宁县令,在寒食节这一天,他骑着马来到了金陵城郊,看到了江南的风光和百姓的生活。这首诗歌既描绘了郊外的自然风光,又表现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范成大正处于他的政治生涯初期,作为一名地方官员,他接触到了许多民间疾苦。当时的南宋政权偏安一隅,尽管表面上歌舞升平,但实际上国力衰弱,百姓生活困苦。而范成大在诗歌中表达了他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范成大试图通过诗歌来唤起人们的忧患意识,提醒人们关注国家的兴亡和百姓的福祉。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的美景,以及田野间的农人、儿童等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体现了他对民生疾苦的深刻关注和深深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