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画花歌与曾舜贤

标题包含
画花歌与曾舜贤
小曾与花为莫逆,梦作花神住花国。 分将天巧入画图,花不役君君自役。 东风一夜入芳丛,春在烟尘雾雨中。 披香阅红会花趣,工与造化相流通。 闭门三月芳事退,马嵬春泥葬香珮。 临邛道士神不灵,约束丹青驻光彩。 朱门种花锦作窠,画花绝少种花多。 百金花价千金画,羞死当年郭橐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崇嶓(1895-1970),字子云,号竹君,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 赵崇嶓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青年时期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曾就读于北京大学文学院,...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小曾跟花儿有深厚的交情,梦里他成了花神住在花海里。 他把天赐的美景融入画作中,花儿不为奴他却自愿侍奉。 春风一夜间闯进花开繁茂的地方,春天藏在烟尘和细雨中。 他在花香中欣赏红色的花儿,精巧与大自然的神奇相互交融。 关上门三个春天过去了,马嵬坡的春泥掩埋了香佩。 来自临邛的道士法力不够,只能限制颜料留住花的美丽。 豪门大户用锦绣养花儿,画出来的花总比种出来的少。 百金能买到的画花费千金的价钱,让当年的郭橐驼都感到羞愧。
去完善
释义
1. 小曾:指诗人朋友曾舜贤,字小曾。 2. 莫逆:形容交情深厚。出自《庄子·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3. 花国:指繁花似锦的花界。 4. 天巧:自然界的巧妙。 5. 烟尘:烟雾弥漫。 6. 披香:采摘香气。这里指欣赏花朵。 7. 阅红:观赏红花。 8. 工与造化相流通:意为善于利用自然条件使画作生动。工,技艺;造化,自然界。 9. 马嵬春泥葬香珮:马嵬坡位于陕西兴平,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杨玉环在此被缢死。此句暗示花的凋零。 10. 临邛道士神不灵:杜甫《佳人》诗中的句子,喻指挽救不了美好的消逝。 11. 约束丹青驻光彩:约束,指画中女子;丹青,绘画,此处代指画作;驻光彩,留住美丽。 12. 朱门:指富贵人家。 13. 百金花价千金画:指画中花的价格高于实际鲜花。 14. 郭橐驼:唐代书法家,擅长画树石。这里用作比喻,表示花画的技艺高超。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绘画技艺和表现花朵美的诗。诗人以“小曾与花为莫逆”开篇,通过梦境描绘出画家与花的紧密关系。接著“分将天巧入画图”说明画家将自然的巧妙融入到画作之中,赋予画面生机。随后的“东风一夜入芳丛,春在烟尘雾雨中”表现出春天万物复苏的情景,引导读者进入诗中的画意世界。接下来的“披香阅红会花趣,工与造化相流通”描述了画家通过对各种花的观察,领悟到了花的情趣,并将其表现在画作中,达到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诗人以“闭门三月芳事退,马嵬春泥葬香珮”来形容花朵的凋谢,进而突显其短暂美丽。之后用“临邛道士神不灵,约束丹青驻光彩”暗示了画作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但能让美丽的瞬间定格。最后,诗人以“朱门种花锦作窠,画花绝少种花多。百金花价千金画,羞死当年郭橐驼。”总结,并透过对比指出画家的价值:虽然花园里的花朵价值百金,但与能够创造花朵艺术形象的画家相比,则是相形见绌。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花朵美和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画花歌与曾舜贤》是南宋诗人赵崇嶓的一首长诗,创作于宋理宗宝祐二年(1254年)。当时南宋政权日渐衰微,中原地区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崇嶓却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通过描绘花卉之美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赵崇嶓生于南宋末年,他的一生经历了金、元两朝的更迭。他的青年时期正值金朝统治时期,生活在江南地区的赵崇嶓受到金朝文化的熏陶,对绘画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元朝建立后,赵崇嶓成为元朝的一位文人,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因此,他将精力投入到诗歌创作和绘画艺术中,希望通过笔墨抒发内心的情感。 在这首诗中,赵崇嶓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他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花卉比作美丽的女子,以此隐喻人类的美好品质。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通过与曾舜贤的唱和,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此外,赵崇嶓还在诗中透露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表现了他作为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总之,这首诗充分展示了赵崇嶓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使其成为了南宋末年至元代初年文学史上的一部佳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