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地僻

标题包含
地僻
地僻逢迎少,吾生信杳冥。 清谈养生论,兀坐太玄经。 性拙贫逾乐,神清梦数灵。 亭亭岁寒友,相对眼终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崇嶓(1895-1970),字子云,号竹君,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 赵崇嶓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青年时期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曾就读于北京大学文学院,...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此地偏远,少有访客;我的人生,似乎与世事疏离。闲时谈论养生的理念,独自静坐阅读《太玄经》。性格率真,贫穷反而让我更加快乐;心灵清澈,梦境常常充满神奇。就像那岁寒而不凋的松竹,我们相对而视,眼神始终是坚定和明亮的。
去完善
释义
1. 地僻:指地处偏僻之地。 2. 逢迎:原意是迎合、奉承的意思,这里表示拜访、交际。 3. 信杳冥:形容生活孤寂,消息闭塞。信,确实;杳,遥远;冥,昏暗。 4. 清谈:指魏晋时期崇尚的以谈论老庄哲理为风尚的风俗。 5. 养生论:古代一种关于养生的学说或理论,主张通过饮食调养、调理精神等方式达到养生的目的。 6. 兀坐:独自静坐。兀,独立的样子。 7. 太玄经:书名,亦称《太玄真经》,道教经典之一,主要讲述道家哲学思想。 8. 性拙:指性格质朴,不善于应酬。 9. 贫逾乐:虽然贫穷,却仍然感到快乐。逾,超过;乐,快乐。 10. 神清梦数灵:神志清醒时梦境中的景象也显得格外清晰生动。 11. 亭亭:直立的样子。 12. 岁寒友:比喻在困难时刻依然坚定的朋友。 13. 相对眼终青:彼此对视的眼睛始终充满清澈和坚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地僻》,诗人以“地僻”起笔,表达了他的生活环境之偏远和宁静。他这种恬淡的生活态度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让他的内心世界更加广阔深邃。接着诗人从“清谈养生论,兀坐太玄经”两句中可以看出他对生活有独到的理解,喜欢与人谈论养生的知识,同时独自安静地研习经典著作。这表现了他专注学习的精神品质。另外,诗人通过写自己性情质朴、贫困但乐于其境以及精神清爽,表现了自己的豁达开朗的心态和恬淡安宁的心境。在诗的结尾处,诗人以岁寒友——松柏为意象,象征了坚定的品质和恒久的信念,表达了与松柏相伴,坚定信念,保持清雅高洁品性的决心。整首诗节奏明快,语言质朴,诗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独善其身的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地僻》是南宋诗人赵崇嶓所创作的诗歌。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此时中国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北方的金国对南宋构成严重威胁,而南宋内部则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选择归隐田园,追求心灵的宁静。赵崇嶓作为南宋著名文人,他的诗歌作品深受时代影响,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在这段时间里,赵崇嶓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但因直言敢谏而被贬谪。在流放期间,他深切感受到民间的疾苦,更加坚定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地僻》,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此外,赵崇嶓所处的时代背景也与他的作品息息相关。当时,南宋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选择归隐田园,寻求心灵的慰藉。赵崇嶓也不例外,他在诗中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心态和社会现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