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阙题

标题包含
阙题
汉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桥万里平。 桂户雕梁连绮翼,虹梁绣柱映丹楹。 朝光欲动千门曙,丽日初照百花明。 燕赵蛾眉旧倾国,楚宫腰细本传名。 二月桑津期结伴,三春淇水逐关情。 兰丛有意飞双蝶,柳叶无趣隐啼莺。 扇里细妆将夜并,风前独舞共花荣。 两鬟百万谁论价,一笑千金判是轻。 不为披图来侍寝,非因主第奉身迎。 羊车讵畏青门闭,兔月今宵照后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洛阳的繁华城市,通往皇宫的道路和桥梁宽阔平整。华丽的房屋有精致的雕梁画栋,朱红的柱子与彩绘的拱顶交相辉映。朝阳即将升起,照亮整个世界,就如同美丽的花儿在阳光下闪耀。 那些曾让燕赵之地倾倒的美女,楚宫中腰肢纤细的美人,她们的美名广为传播。桑树丛中,有人期待着结伴同行;三月的淇水旁,有人流露出深情。花儿幽幽地开着,蝴蝶翩翩起舞,柳树的叶子下,偶尔传来黄莺的叫声。 夜晚,她们在画扇上细细描绘妆容,白天则在风中独舞,共享花开的美好时光。无论是用百万购得的佳人,还是一掷千金的笑容,都无法衡量她们的价值。她们并非为了成为贵人的侍寝而被挑选,也不是为了迎合主人的需求而被供奉。 今夜的月色皎洁如白兔,普照在后庭之中,犹如贵人的羊车并不畏惧紧闭的大门。
去完善
释义
1. 汉家:汉代;这里借指唐朝。 2. 伊洛:河南的伊水和洛水;这里代指唐朝都城长安。 3. 九重城:重重叠叠的皇宫。 4. 御路:皇帝行走的道路。 5. 浮桥:用船或浮体架设的桥梁。 6. 桂户:种有桂树的住户。 7. 雕梁:雕刻精美的房梁。 8. 绮翼:华丽的屋角装饰。 9. 虹梁:形如彩虹的桥梁。 10. 绣柱:彩绘的柱子。 11. 丹楹:红漆的柱子。 12. 千门:众多的门户。 13. 曙:曙光。 14. 丽日:明亮的太阳。 15. 百花明:花开得十分鲜艳。 16. 燕赵:战国时期的燕国和赵国;这里指北方美女。 17. 蛾眉:女子细长的眉毛。 18. 旧倾国:自古以来使国家灭亡的美女。 19. 楚宫:楚国宫殿;这里指南方美女。 20. 腰细:细腰。 21. 本传名:本来就有名声。 22. 二月桑津:农历二月的桑树发芽时。 23. 结伴:结队同行。 24. 三春淇水:春天淇水的景色。 25. 逐关情:抒发离别之情。 26. 兰丛:兰花的花丛。 27. 双蝶:蝴蝶。 28. 无趣:没有生气。 29. 隐啼莺:隐藏在柳树上的黄莺。 30. 扇里细妆:画扇里的美丽妆容。 31. 将夜并:与夜晚相伴。 32. 风前独舞:在风中独自跳舞。 33. 共花荣:与花朵一起盛开。 34. 两鬟:古代妇女的头饰;这里指美女。 35. 百万谁论价:很难估量她们的价值。 36. 一笑千金:美女的笑容价值千金。 37. 判是轻:认为这并不昂贵。 38. 不为披图来侍寝:不是通过画图来勾引男人。 39. 非因主第奉身迎:不是因为成为豪门的主妇而得到宠爱。 40. 羊车:古代贵族出行的车子;这里指皇家车辆。 41. 讵畏青门闭:不怕被封禁。 42. 兔月:月亮的别称;这里指明亮如兔的月光。 43. 后庭:宫殿的后院。
去完善
赏析
《阙题》是唐代诗人杨师道的一首描绘皇家富丽堂皇之景的诗歌。整首诗以汉家、伊洛、九重城等元素入手,构建了一个广阔而壮丽的画面。诗中描绘了皇宫内桂户的雕梁画栋,虹桥与绣柱相互辉映,展现出宫廷建筑的精美与豪华。 第二联通过对朝光的描绘,展示了黎明时分太阳初升的美景,以及百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一句也是诗人在赞美皇家的气度与繁荣。接下来诗人以“燕赵蛾眉”和“楚宫腰细”两个典故进一步传达了皇家的华贵与魅力。这两句意味着皇帝后宫中的女子都曾是倾国倾城的美人。 第三联和第四联讲述了二月桑津(黄河渡口)边结伴而行和春天在淇水(河南的一条河流)踏青赏花的情景。这些场景虽然愉悦,但与皇家宫殿相比还是逊色很多。接着,诗人用“兰丛有意飞双蝶”及“柳叶无趣隐啼莺”表达了妃子们的孤独和对自由的渴望。然而即便生活如此繁华,也遮不住她们内心的寂寞。 最后两联描述了那些年轻貌美的妃子们在夜色降临之时梳妆打扮,随风起舞共享鲜花簇拥的场景。作者通过“两鬟百万谁论价”及“一笑千金判是轻”表达了妃子们的美丽价值难以估量。尾联表明她们并非因为要侍寝或者为了迎合皇帝的喜好而被选入宫。相反,而是因为她们本身的魅力吸引了皇帝的注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阙题》是唐代诗人杨师道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年),此时正值唐朝建立初期,国家逐渐走向繁荣稳定。 杨师道在武德年间担任尚书右仆射、洛州都督等职,是一位颇受皇帝信任的朝廷重臣。然而,尽管他在仕途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忧虑和困惑。这种情感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如《阙题》一诗中的“旅馆寒无夜,山城暗不开”,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唐朝正处于从南北朝的战乱中恢复过来,逐步走向强盛的阶段。社会经济逐渐发展,人民生活逐渐改善,文化事业也开始繁荣起来。而杨师道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他关注国家的发展,关心人民的疾苦,也渴望实现个人的抱负。因此,他的诗歌作品既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和人民的心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