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和圣制春日望海

标题包含
奉和圣制春日望海
春山临渤海,征旅辍晨装。回瞰卢龙塞,斜瞻肃慎乡。 洪波回地轴,孤屿映云光。落日惊涛上,浮天骇浪长。 仙台隐螭驾,水府泛鼋梁。碣石朝烟灭,之罘归雁翔。 北巡非汉后,东幸异秦皇。搴旗羽林客,跋距少年场。 龙击驱辽水,鹏飞出带方。将举青丘缴,安访白霓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日里的山脉临近渤海,旅程中停下整理清晨的行装。回头看到卢龙关隘,斜视远方肃慎人的故乡。 大地犹如波浪翻滚,孤零零的小岛映照在云朵的光辉之中。夕阳落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天上的波浪也显得惊心动魄。 神仙居住的宫殿隐藏在蛟龙的马车之后,水中府邸泛起大鼋的桥梁。碣石的早晨烟雾弥漫,芝罘岛上的归雁振翅飞翔。 这次巡视北方并不是汉皇后的巡游,东方的行程也与秦始皇的不同。士兵们挥舞着旗帜在羽林军中向前迈进,年轻人们也在场地里尽力发挥。 有如神龙降世的力量冲击着辽水,大鹏振翅飞向远方。即将举起青丘的长箭,却在寻找那件白霓裳。
去完善
释义
《奉和圣制春日望海》是唐代诗人杨师道的一首五言古诗。以下是注释: 1. 春山:春天的山脉。 2. 临:靠近,面对。 3. 渤海:即今渤海海域。 4. 征旅:出征的军旅。 5. 辍:停止,中止。 6. 晨装:早晨整理行装。 7. 回瞰:回头看,回望。 8. 卢龙塞:古关塞名,在今河北喜峰口一带。 9. 斜瞻:斜视,侧目。 10. 肃慎:古族名,隋唐时称“靺鞨”,在今中国东北地区。 11. 乡:家乡。 12. 洪波:汹涌的波浪。 13. 回:回旋,绕。 14. 地轴:地球的中轴。 15. 孤屿:孤立的小岛。 16. 映:映衬,反射。 17. 云光:云彩的光芒。 18. 落日:夕阳。 19. 惊涛:波涛汹涌的海浪。 20. 浮天:悬浮在天空中的景象。 21. 骇浪:巨大的波浪。 22. 仙台:传说中的仙人所居之地。 23. 隐:隐藏,掩映。 24. 螭驾:传说中神龙的驾车。 25. 水府:水域的府邸。 26. 泛:漂浮,飘荡。 27. 鼋梁:鼋鱼搭成的桥梁。 28. 碣石:山名,位于河北省昌黎县。 29. 朝烟:早晨的烟雾。 30. 之罘:山名,位于山东省烟台市。 31. 归雁:北归的大雁。 32. 翔:飞翔,翱翔。 33. 北巡:皇帝巡视北方。 34. 汉后:汉代的皇帝。 35. 东幸:皇帝巡视东方。 36. 异:不同于。 37. 秦皇:秦始皇。 38. 搴旗:拔取敌人的军旗。 39. 羽林客:指禁卫军的军官。 40. 跋距:跋足,踮起脚跟。 41. 少年场:指年轻人争胜的场所。 42. 龙击:以龙喻指英勇的战斗。 43. 辽水:辽河。 44. 鹏飞:以鹏鸟展翅比喻英勇的飞行。 45. 带方:古地区名,位于今朝鲜半岛中部。 46. 将举:即将举起。 47. 青丘: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48. 缴:箭矢。 49. 安访:访问,探寻。 50. 白霓裳:白色的霓裳羽衣,神仙的象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师道的一首奉和诗,奉和的对象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春日望海》。此诗描绘了作者随皇帝巡视北方边疆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皇帝北巡壮举的敬仰和对国家疆土的热爱之情。 首联“春山临渤海,征旅辍晨装”点明了季节、地点及活动背景。春天来临,群山环绕的渤海湾边,皇帝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在此驻足。接着,诗人运用凝练的文字勾勒出北方边疆的地形特点。颔联“回瞰卢龙塞,斜瞻肃慎乡”,即回看卢龙塞,又眺望肃慎的家乡。这两句既体现了地理上的纵深感,也暗示了国家的辽阔疆域。 接下来的颈联“洪波回地轴,孤屿映云光。落日惊涛上,浮天骇浪长。”具体描绘了大海的景象。波涛汹涌的大海似乎要卷起大地,而海上的孤屿却闪耀着光辉。黄昏时分,落日在波涛之上投下倒影,巨大的波浪涌动在天空之下。这四句展现出了大海壮观与神秘共存的画面,显示了作者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接下来的几联,作者继续抒发了对国家疆土的豪情壮志。尾联“将举青丘缴,安访白霓裳。”则以神话传说收尾,表达出唐朝国威的强大和皇恩浩荡,使天下人民安居乐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杨师道,唐代著名诗人,他的《奉和圣制春日望海》是一首描绘大海壮丽景色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初年(约公元650年左右),这一时期正是大唐帝国国力逐渐强大的时期,经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杨师道正处于人生的辉煌时期。他曾任尚书右仆射,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唐太宗李世民的异母兄弟。因此,他在朝中的地位非常高,受到皇帝的重用。然而,他也曾卷入宫廷斗争,被贬谪到地方任职。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国家的繁荣和个人的命运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杨师道所处的时代正是唐朝初年,国家刚刚经历了隋末的战乱,社会经济亟待恢复。在这一时期,朝廷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均田制、科举制等,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此外,唐朝还加强了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往,促进了文化交流。这些时代背景都为杨师道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