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山宅
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
芳草无行迳,空山正落花。
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
鸟散茅簷静,云披涧户斜。
依然此泉路,犹是昔烟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回到了久违的老家。在那里,我漫步在美丽的景色中,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
周围满是绿油油的草地,但是没有一条清晰的小径,只有空旷的山谷间,花儿随着微风轻轻飘落。
低垂的藤蔓轻拂着青石,而躺卧的柳树则遮挡住了水面上的小舟。当鸟儿渐渐散去,屋檐下的世界也宁静下来;而当云彩飘过时,山间的小径更显出它的曲折之美。
在这里,依然是那条通往山泉的小径,仿佛那些曾经的美丽画面就在眼前,正如过去一样。
去完善
释义
1. 暮春:春季的末尾,指四月。
2. 旧岭:诗人的故乡的山岭。
3. 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4. 华:同“花”。
5. 芳草:春天的草。
6. 无行迳:没有行走的小路。
7. 空山:空旷的山林。
8. 落花:凋谢的花朵。
9. 垂藤:悬挂下来的藤蔓。
10. 扫幽石:用藤蔓拂过幽暗的石子。
11. 卧柳:横卧在地面上的柳树。
12. 浮槎:漂浮的木筏。
13. 鸟散:鸟儿飞散。
14. 茅簷:茅草屋顶。
15. 披:分开。
16. 涧户:山涧边的门户。
17. 泉路:泉水流淌的路。
18. 昔烟霞:过去烟雾缭绕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诗人杨师道在这首五言古诗《还山宅》中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回归故园的景象,通过对山、水、花、草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风光的留恋之情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开篇两句“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点明了时间背景和诗人此刻的心情。暮春时分,诗人重返故乡的山宅,驻足流连,欣赏这美好的时光。接下来的四句“芳草无行迳,空山正落花。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描绘了山间的美景。翠绿的芳草丛中没有小路,空旷的山野上花儿飘落;垂下的藤蔓轻轻拂过幽静的石头,弯曲的柳树阻碍了漂浮的木筏。这些细致入微的刻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静谧的山林之中。
接下来的四句“鸟散茅簷静,云披涧户斜。依然此泉路,犹是昔烟霞”,继续展示了山林中的静谧景象。鸟儿散去,茅簷显得更加宁静;云彩飘过,涧户的影子也随之倾斜。这里的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依然是那条泉水流过的道路,仍然是昔日那些烟霞缭绕的场景。诗人通过这些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曾经生活过的环境的怀念和对家乡美景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还山宅》是唐代诗人杨师道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杨师道正处在一个复杂的历史时期。当时唐朝已经建立多年,但是国家依然动荡不安。杨师道作为皇室成员,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深感忧虑。他在朝廷任职期间,虽然官至侍中,但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渴望回到故乡的山林,过上宁静的生活。
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农业得到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然而,国家的政治局势仍然不稳定,各种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杨师道创作了这首《还山宅》,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