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暖云芳草媚晴川,花正娇春柳欲眠。
老景侵寻生事拙,旧巢归燕自相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阳光明媚,云雾缭绕,田野间的草儿翠绿欲滴,花儿在春天的怀抱中尽情绽放,柳树也仿佛在阳光下沉沉睡去。回首往事,年岁已高,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也变得繁琐不堪,只有那些曾经的老朋友、老邻居才能让人倍感亲切和温暖。
去完善
释义
1. 暖云:温暖的云朵。
2. 芳草:指春天的草。
3. 媚:美丽。
4. 晴川:晴天下的江河。
5. 花正娇春:花儿在春天显得特别娇嫩。
6. 柳欲眠:柳树在春天似乎要入睡。
7. 老景:老年时光。
8. 侵寻:逐渐逼近。
9. 生事:生活琐事。
10. 拙:不擅长。
11. 旧巢:旧的巢穴,比喻故地。
12. 归燕:从远方飞回的燕子。
13. 自相怜:自己同情自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色,暖云、芳草、晴川、娇春花和欲眠的柳树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手法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怀旧之情。
在诗的第二句中,“花正娇春柳欲眠”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鲜花盛开,柳树似乎也在这美好的春光中陶醉,显得有些慵懒。这句诗不仅表现了春天的美好,还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接下来的两句“老景侵寻生事拙,旧巢归燕自相怜”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怀念。这里的“老景”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年纪渐长,“生事拙”则暗示了他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而“旧巢归燕”则象征着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渴望回到过去的愿望。这种情感在诗中表现得非常真挚,令人感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即事》是宋代诗人刘应时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初,正值北宋末年,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刘应时生活在这个时代,他的诗作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当时,北宋朝廷内部腐败严重,外患不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刘应时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他对这样的现实深感痛心。他希望能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唤起人们的良知,共同挽救国家的命运。
此外,刘应时的时代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们注重品行修养,强调儒家的仁爱思想,这使得刘应时的诗作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以及对个人品行的严格要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