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同吴门沈归愚登蒜山憩清宁道院三首 其三
云房杯酒坐闲身,白首相知感慨新。庑下梁鸿谁共语,楼头王粲尚依人。青山有梦常为客,黄鸟无言自送春。归舫吴门樱笋熟,柳花风起石湖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云端的房子里,悠闲地品尝美酒,与白发苍苍的老友共同感叹时光的新旧交替。谁又能与屋檐下的梁鸿一起交谈呢?楼顶的王粲还在依靠着人们。青山有着梦幻般的景色,却常常成为过客;黄莺没有言语,只能独自送别春天。在苏州河的石湖滨,柳絮飘飘,樱花和竹笋已经成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吴门:苏州的别称,因为春秋时期吴国都城建于此而得名。
2. 蒜山:位于江苏镇江的一座小山。
3. 云房:指道家修行的地方。
4. 白首:指头发变白,形容年老的模样。
5. 梁鸿:汉代贤者,与妻子孟光同甘共苦,后因避祸而远离故乡。这里用来比喻沈归愚。
6. 王粲:东汉末年的文人,因战乱而离乡背井,寄居他处。
7. 青山有梦常为客:诗人以青山为梦,表达漂泊不定的情绪。
8. 黄鸟无言自送春:借黄鸟无声来表现春天悄然离去,无人察觉。
9. 归舫吴门:诗人准备回到苏州。
10. 樱笋:指樱桃和竹笋,春天时令的美食。
11. 柳花风起石湖滨:石湖,即石臼湖,位于今江苏南京市与安徽马鞍山市之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和朋友在暮春时节游览蒜山、清宁道院的情景。诗人在山中的静室里品尝美酒,与白发苍苍的老友畅谈人生感慨。他们在屋檐下想象着梁鸿的美好故事,又站在楼头上回想起王粲的往事。诗人感叹青山上的景色如梦般美丽,却又总是伴随着离愁;鸟儿无语,似乎也在默默地送别春天。最后,诗人想到归舟回到苏州时,樱桃和竹笋都已成熟,湖边的柳树正随风起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名为《暮春同吴门沈归愚登蒜山憩清宁道院三首 其三》,是清代诗人余京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清朝康熙年间,这是一个相对安定的时期,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在创作这首诗时,诗人余京正与好友沈归愚一同游历江南,他们在暮春时节登上蒜山,在山上的清宁道院休憩。当时的江南地区风景秀丽,繁华富饶,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与此同时,清朝康熙年间的政治较为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种时代的繁荣景象,无疑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的背景和素材。在他们的游历过程中,沿途所见的美景、所闻的故事,都成为他们诗歌创作的主题。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