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中隐岩 其一

标题包含
中隐岩 其一
访隐寻幽缓著鞭,梅花初试小春天。孤峰上下分三洞,一水萦纡溉万田。好向忙中抛俗事,却来闲处觅神仙。清虚不似人间世,野鹤飞云绕槛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去寻访那些隐秘的角落,让生活的节奏变得缓慢。小寒节气刚过,梅花才初初绽放,带着春天的气息。孤峰上分出三个洞穴,一条蜿蜒曲折的水流灌溉着大片农田。在繁忙的生活中抛开世俗琐事,来到安静的地方寻找心灵的慰藉。这样的清净安宁不像人世间的样子,只有野鹤和浮云在身边环绕。
去完善
释义
1. 中隐岩:位于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的景点,因地处连城、上杭、永定三县交界处而被称为"三角城中隐岩"。 2. 李师中:南宋诗人,字守道,号无懈居士,福建连城人。 3. 访隐寻幽:探访隐士,寻找清幽的景色。 4. 缓著鞭:慢慢走,从容前行。 5. 梅花初试小春天:意指梅花初开,预示春天的到来。 6. 孤峰:形容山峰独立高耸。 7. 三洞:此处的“三洞”是指中隐岩内的三个洞穴。 8. 一水萦纡: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溪。 9. 万田:指众多农田。 10. 好向忙中抛俗事:喜欢在忙碌之中放下世俗之事。 11. 却来闲处觅神仙:退到清静之处去寻找神仙般的生活。 12. 清虚不似人间世:这里的环境宁静脱俗,不像是凡尘世界。 13. 野鹤飞云:比喻自然界的生灵自由自在地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寻访隐逸之地时所见的景象和感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优美的诗句展现了中隐岩的清幽景色和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首联“访隐寻幽缓著鞭,梅花初试小春天”,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寻访隐逸之地的过程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梅花的绽放。这里的“缓著鞭”意味着诗人放慢脚步,慢慢地去探寻这美丽的景致。 颔联“孤峰上下分三洞,一水萦纡溉万田”,诗人继续描绘中隐岩的独特景观:一座孤峰矗立在那里,山峰上分布着三个洞穴;山下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溪,灌溉着周围的土地。这里的美景犹如一幅山水画,令人陶醉。 颈联“好向忙中抛俗事,却来闲处觅神仙”,诗人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暂时忘却俗世的烦恼,来到这片清静之地去寻找心灵的慰藉和生活的真谛。这里的“神仙”象征的是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 尾联“清虚不似人间世,野鹤飞云绕槛前”,诗人进一步强调了中隐岩与人间世界的区别,这里的景象如同一幅仙界画卷:野鹤在空中飞翔,白云缭绕在山间。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宁静,仿佛是一个远离世俗纷扰的世外桃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中隐岩 其一》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李师中创作的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北宋初期,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但政治斗争仍较为激烈。 在创作这首诗时,李师中正处在一个人生转折点。他原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官员,但由于卷入政治纷争,被贬至湖南一带担任地方官。在这段时间里,李师中对官场感到失望,开始向往隐逸生活。因此,这首诗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 在北宋初期,社会风气尚好文人士大夫们热衷于追求个人道德修养,许多文人都选择在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慰藉。这种时代背景为李师中创作这首诗提供了灵感。此外,当时的文人墨客也常常以隐居为主题进行文学创作,表达了他们对超脱世俗纷扰的理想境界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