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陟岵寺云律师院
像宇郁参差,宝林疎复密。
中有弥天子,燃灯坐虚室。
心证红莲喻,迹羁青眼律。
玉炉扬翠烟,金经开缥帙。
肆陈坚固学,破我梦幻质。
碧水洒尘缨,凉扇当夏日。
宿禽讵相保,迸火烟欲失。
愿回戚促劳,趋隅事休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宇宙万物的形态参差不齐,珍贵的事物时而稀疏,时而密集。在这其中,如同菩萨般的人们在虚无的房屋中点燃灯火,照亮四方。他们的心中领悟到了如同莲花般的真理,行动上却被世俗的规律所束缚。他们用玉石做的香炉升起绿色的烟雾,用金色的钥匙打开珍贵的书本。他们尽情地学习着坚定稳固的智慧,以此来打破我们梦境中的本质。碧绿的水珠洗涤着他们的尘埃,凉爽的扇子抵挡夏日的炎热。然而,过去的经验不足以保证未来的成就,火焰喷薄时也会失去控制。我希望能够摆脱疲劳和忧虑,以安宁的心去度过每一个角落,享受宁静与安逸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宿陟岵寺云律师院》注释:
1. 宿: 过夜,住宿。
2. 陟岵寺: 山名。
3. 云律师: 人名。
4. 像宇: 寺庙的殿堂。
5. 郁: 繁茂的样子。
6. 参差: 不齐整的样子。
7. 宝林: 佛教用语,指佛法。
8. 疏: 宽松。
9. 复密: 又紧密。
10. 中: 里面。
11. 弥天子: 佛教用语,指释迦牟尼佛。
12. 燃灯: 佛教仪式之一,以灯烛供养佛。
13. 虚室: 空的屋子。
14. 心证: 心中领悟。
15. 红莲喻: 佛教中红莲比喻修行者的心地清净。
16. 迹羁: 被世俗束缚。
17. 青眼律: 青色眼睛的法度,表示观察世界的方式。
18. 玉炉: 玉石制成的香炉。
19. 翠烟: 绿色烟雾,指香烟。
20. 金经: 佛经。
21. 开: 打开。
22. 缥帙: 浅青色的书套。
23. 肆陈: 尽情陈述。
24. 坚固学: 佛教术语,指坚定不移的信念。
25. 破我: 破除我的执著。
26. 梦幻质: 把尘世看做梦境的心态。
27. 碧水: 清澈的水。
28. 洒尘缨: 清洗尘世的烦恼。
29. 凉扇: 用来纳凉的扇子。
30. 当: 在。
31. 夏日: 夏天的炎热。
32. 宿禽: 夜宿的鸟。
33. 讵: 岂能。
34. 迸火: 燃烧的火焰。
35. 烟欲失: 烟雾将要消失。
36. 愿回: 希望回到。
37. 戚促劳: 悲苦和劳累。
38. 趋隅: 走到角落。
39. 事休逸: 享受休息和安逸。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云律师院的所见所感。诗中描述了寺庙的庄严景象和僧人的修行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和对尘世生活的思考。诗人以红莲喻示佛法的无常与坚定,通过观察云律师院的生活,体悟到人生的虚幻与真实。在诗人的眼中,云律师院的佛教教义和生活方式仿佛是一剂清凉剂,使他摆脱了世俗的烦恼,感受到了心灵的宁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陟岵寺云律师院是唐朝诗人杨衡的一首描绘禅院夜色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代天宝年间(742-756年),这个时期是唐朝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禅宗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杨衡,字中师,吴郡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生活在一个官宦世家,曾担任过监察御史等官职。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官场的生活,而是选择出家为僧,法号云律师。他在禅院的生活中,感受到了宁静与平和,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在这个时期,禅宗在唐朝社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许多文人墨客都受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杨衡也不例外,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禅意,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禅院的夜色,表达了对禅宗信仰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