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峡山寺
结构天南畔,胜绝固难俦。
幸蒙时所漏,遂得恣闲游。
路石荫松盖,槛藤维鹤舟。
雨霁花木润,风和景气柔。
宝殿敞丹扉,灵幡垂绛旒。
照曜芙蓉壶,金人居上头。
翔禽拂危刹,落日避层楼。
端溪弥漫驶,曲涧潺湲流。
高居何重沓,登览自夷犹。
烟霞无隐态,岩洞讵遗幽。
奔驷非久耀,驰波肯暂留。
会从香火缘,灭迹此山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飘着江南的云彩,美丽非凡难以匹敌。
幸运的是我得到了这个时刻的恩赐,让我能尽情地游荡其中。
路边的石头和松树是好友,围栏上的藤蔓维系着鹤船。
雨后鲜花树木湿润如新,微风和气一切都显得柔和美好。
红漆大门敞开,露出里面的宫殿;青色的灵幡轻轻下垂。
阳光照耀在荷花壶上,那里有黄金的人居住。
飞翔的小鸟掠过危险的高塔,太阳则躲开层层高楼。
清澈的溪水缓缓流淌,曲折的溪涧声音悠扬。
高处是多么的壮丽丰富,登高望远让人心生宁静。
云雾、霞光中没有一丝隐藏,山洞中的景色让人惊叹不已。
急速的马儿不会长久闪耀,奔跑的水波又岂会暂时停留?
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看,这些都会消失在这座山丘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峡山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北部,是佛教禅宗的寺庙。
2. 天南畔:指广东南部地区。
3. 结构:这里指建筑物的布局和构造。
4. 固难俦:很难找到与之相媲美的地方。
5. 幸蒙时所漏:庆幸被时光遗漏,得以在此地悠闲游历。
6. 恣闲游:尽情地游览。
7. 路石:路上的石头。
8. 荫:遮挡阳光。
9. 盖:覆盖。
10. 槛:栏杆。
11. 藤:藤蔓。
12. 维:系住。
13. 鹤舟:仙鹤般的小船。
14. 霁:雨后放晴。
15. 气和:气氛祥和。
16. 柔:柔和。
17. 宝殿:佛殿。
18. 丹扉:红色的门扉。
19. 灵幡:宗教祭祀用的旗帜。
20. 绛旒:红色的流苏。
21. 照曜:照耀。
22. 芙蓉:荷花。
23. 金人:塑金佛像。
24. 居上头:位于最高处。
25. 翔禽:飞翔的鸟。
26. 拂:靠近。
27. 危刹:高耸的佛塔。
28. 避:避开。
29. 层楼:多层建筑。
30. 端溪:水名,位于今广东省肇庆市。
31. 漫驶:水流缓慢。
32. 曲涧:曲折的溪流。
33. 潺湲流:潺潺流淌。
34. 高居:高处居住。
35. 重沓:重叠。
36. 登览:登高远望。
37. 自夷犹:自己随意游览。
38. 烟霞:烟雾与云霞。
39. 无隐态:没有隐藏的状态。
40. 岩洞:洞穴。
41. 讵:岂,表示反问。
42. 遗幽:遗弃隐匿之处。
43. 奔驷:快速行驶的骏马。
44. 久耀:长久的辉煌。
45. 驰波:行驶在水面上。
46. 肯:表示猜测或肯定。
47. 暂留:短暂停留。
48. 会从:将来会。
49. 香火缘:佛教信仰的缘分。
50. 灭迹:消失踪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峡山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人生的哲理思考。诗的开篇,通过对峡山寺地理位置的描述,表现出其美景难以匹敌的意境。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路石荫松盖”、“槛藤维鹤舟”等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峡山寺周围环境的宁静与和谐。而“雨霁花木润”、“风和景气柔”则形象地刻画了雨中初晴后的景色,赋予诗画般的质感。同时,诗人还详细描述了寺庙的建筑和装饰,如“宝殿敞丹扉”、“灵幡垂绛旒”、“照曜芙蓉壶”,以表现出寺庙的神秘庄重气氛。此外,诗人还通过对飞禽、落日、溪流等自然景象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诗人抒发自己希望能够在这美好的山水间得到心灵的安宁,并表达出追求人生真谛的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堪称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人生哲理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峡山寺》是唐朝诗人杨衡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746年前后,也就是唐玄宗天宝年间。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上较为繁荣的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杨衡因为进士及第,进入官场,历任县尉、侍御史等官职。他的政治生涯虽然顺利,但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他经常在闲暇时游览名山大川,欣赏自然风光,并以此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
峡山寺位于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境内的龙门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刹。杨衡在一次游览过程中,被峡山寺的美景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峡山寺风光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