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原居酬光上人见访
吾道丧已久,吾师何此来。门无尘事闭,卷有国风开。
野迥霜先白,庭荒叶自堆。寒暄吟罢后,犹喜话天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的信仰早已失落,不知为何老师您会到来。这扇门没有尘世烦忧,只有诗书卷轴打开国风的大门。远处的荒野凝霜更早显白,庭院荒芜落叶堆积。闲聊过后,吟诵诗词,仍然喜欢谈论天台山的美景。
去完善
释义
1. 吾道丧已久:指儒家的道理已经丧失很长时间了。
2. 吾师何此来:我的老师为何来到这个地方。
3. 门无尘事闭:家门因为没有什么世俗的事情所以关闭着。
4. 卷有国风开:打开书本有《国风》一卷的内容可以学习。
5. 野迥霜先白:原野上离得远的地方的霜比别处更白。
6. 庭荒叶自堆:庭院荒废,树叶自然地堆积在那里。
7. 寒暄吟罢后:吟咏诗歌结束,聊起天来的话题。
8. 犹喜话天台:天台是浙江省天台县的名胜古迹,这里表示非常高兴听到关于天台的谈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与来访的光上人的交流为线索,通过对冬日景象的描绘,表达出诗人在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社会背景下,坚守信仰、向往自然生活的情感。
首联“吾道丧已久,吾师何此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社会的失望和对光上人的热烈欢迎。诗人认为当前的道德准则已经丧失殆尽,而光上人的到来让他感到欣慰。这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世界的渴望。
颔联“门无尘事闭,卷有国风开”是诗人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描述:远离尘世纷扰,诗书为伴,过著与世无争的生活。同时,这也表现出诗人对国风的推崇和尊重。
颈联“野迥霜先白,庭荒叶自堆”描绘了诗人在冬日原居附近的田野风光:远处的田野因霜降而变得一片雪白,庭院里则铺满了落叶。这些景物不仅呈现出冬季的自然景象,还展现出诗人寄情山水、心驰自然的情怀。
尾联“寒暄吟罢后,犹喜话天台”写诗人与光上人畅聊时的场景。在寒冷的冬日里,诗人与朋友相互关心、互诉衷肠,谈论著天台山的美好景致。这里表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整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场景和细致入微的情感表现,反映出诗人在困境中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和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冬日原居酬光上人见访》,是由唐代著名诗人熊皎所创作的。诗中的“光上人”指的是熊皎的一位好友,名叫光的僧人。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了诗人在冬天里对自己家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熊皎生活在唐朝,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繁荣。然而,熊皎的个人生活却并不如意,他曾多次因战乱和天灾而流离失所,饱受生活的艰辛。这种经历使他对家乡和家人有着深厚的感情。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玄宗时期,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许多人都信奉佛教。熊皎在这首诗中,通过描述冬天的景象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