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故兵部侍郎致仕安定公挽辞三首 其三

标题包含
故兵部侍郎致仕安定公挽辞三首 其三
湖暖春波阔,山晴宿雾开。 空观素车过,不复画船来。 柳外悲萧度,松间送骑回。 郑人怀子产,行洒有余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方平(1007年-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张方平在宋仁宗时期进入官场,历任地方官和中央官员。他在地方任职期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天湖泊的水波温暖宽阔,山间的雾气在晴天时逐渐散去。 只看到朴素的车辆经过,不再看到彩色的游船。 柳树之外传来悲伤的箫声,松树之间骑士正要回去。 就像郑国人怀念子产一样,我也要去为他送行并喝酒以示悼念。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故:死去的人,这里指安定公。 2. 兵部侍郎:古代官职名称,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 3. 致仕:指官员辞去职务,回乡养老。 4. 安定公:对亡者的尊称,表示对他的尊敬和怀念。 5. 湖暖春波阔:形容春天的湖水温暖,波涛汹涌。 6. 山晴宿雾开:指太阳升起,山顶的雾气散去。 7. 空观:指寺庙,这里可能是指安定公生前曾居住过的寺庙。 8. 素车:白色的灵车,这里指载着安定公遗体的车辆。 9.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只,这里可能指载着送葬队伍的其他船只。 10. 柳外:柳树外面,这里指墓地附近。 11. 悲萧:悲伤的箫声。 12. 送骑回:送葬的队伍回去。 13. 郑人怀子产:郑人怀念子产,这里表示人们对安定公的怀念之情。 14. 行洒:行走在路上,一边洒酒祭奠。 15. 余哀:未尽的悲哀。
去完善
赏析
《故兵部侍郎致仕安定公挽辞三首 其三》张方平这首挽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哀悼之情。首联“湖暖春波阔,山晴宿雾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湖水温暖,春波浩渺,山色明朗,宿雾消散。这一景象在诗人眼中如同故人的离去,带走了世间的尘埃,使天地间豁然开朗。颔联“空观素车过,不复画船来”中,诗人通过对比表现了对故人的怀念:过去那辆装饰华丽的车已经消失在视野之中,不会再有华丽的画船驶来。颈联“柳外悲萧度,松间送骑回”形象地描绘了送别故人的场景,柳树之下传来悲伤的箫声,松树下是送行的队伍。尾联“郑人怀子产,行洒有余哀”则是诗人以郑人怀念子产的故事,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哀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动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故兵部侍郎致仕安定公挽辞三首 其三》是宋代诗人张方平为悼念已故的兵部侍郎而作的三首挽辞之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049年至1063年之间,这是张方平在北宋时期担任地方官职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经历了多次调动和升迁,先后担任了多种职务,如翰林学士、知制诰、尚书左丞等。 这个时期,北宋正处于仁宗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同时,这也是一个政治斗争激烈的时期,尤其是皇室内部的权力争夺。张方平作为朝廷重臣,对这种政治斗争有着深刻的体会。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这位故去的兵部侍郎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这个时代的感慨和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