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酬韦滁州寄示

标题包含
奉酬韦滁州寄示
淮扬为郡暇,坐惜流芳歇。散怀累榭风,清暑澄潭月。 陪燕辞三楚,戒途绵百越。非当远别离,雅奏何由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淮扬这个美好的地方,闲暇时我们坐在那里欣赏着周围的美丽风景,因为担心这些美好会渐渐消失。我们在亭台水榭之间感受轻风拂面,又在水池边欣赏着明亮的月光。陪伴贵宾们告别了三楚之地,又将踏上漫长的旅程,穿越连绵不断的百越之地。并非因为我们要远离家乡离别亲友,只是优雅的音乐需要有合适的场合来演奏。
去完善
释义
淮扬:指淮水和扬子江一带地区,这里借指韦滁州所治理的地方。 三楚:古代分战国楚地为三,即西楚、东楚、南楚,这里泛指长江中游地区。 百越:古代对长江以南沿海各部的泛称。 雅奏:高雅的音乐,这里代指韦滁州寄来的诗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凌在任淮扬郡守时,写给友人韦滁州的回信。诗中描述了诗人悠闲的郡守生活,以及他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在闲暇的时光里,他欣赏着园林中的美景,感受着清风拂面,月色澄明。同时也表达了他即将离开扬州,前往遥远的三楚之地,告别一路的美景,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然而,正是这种离别之情,激发了诗人创作的灵感,使得诗歌更加优美动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酬韦滁州寄示》是唐代诗人杨凌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 在这一时期,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人民生活相对安定。然而,由于玄宗后期过度奢侈,政治日益腐败,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引发了安史之乱。 杨凌本名杨炯,曾任官职为司农少卿,晚年辞官,在故乡洛阳过着隐逸的生活。他博学多才,擅长文学、史学,尤其精通诗经、周易等儒家经典。他的诗歌作品多抒发个人的愁绪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韦滁州则是当时的州郡长官,他与杨凌之间有过诗书往来的交情。在这首诗中,杨凌以书信的形式向韦滁州表达了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治乱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