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寻委羽洞

标题包含
寻委羽洞
委羽不知何处是,倩人扶上木兰桡。 欲寻去路花梢密,争认行云酒浪摇。 流水忽随山脚转,洞天疑把杖头挑。 逡巡不觉东风晚,殆有仙人弄玉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身边的伙伴不知何处去了,只能请别人帮忙一起登上木船。 想要寻找原先的道路却被繁花遮住了视线,而云彩般的酒水还在不停地晃动着。 溪水突然顺着山脚转弯,似乎引领着人们进入神秘的世界。 徘徊间已发现夕阳西下,这美景仿佛就是神仙们演奏玉箫的地方。
去完善
释义
1. 寻:寻找。 2. 委羽:委羽山,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北4公里,被列为“十大洞天”之一。 3. 倩:请托他人帮忙。 4. 木兰桡(ráo):木兰舟,指代船。 5. 花梢:花木的嫩芽或花朵。 6. 酒浪:波浪状的酒波,借指美酒。 7. 山脚:山的底部或下部。 8. 洞天:仙境、福地。 9. 杖头挑:用杖头挑东西。 10. 逡巡:徘徊犹豫。 11. 东风:春风。 12. 殆(dài):表示推测,大约。 13. 仙人:神仙,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14. 弄玉箫:传说周朝时弄玉公主擅长吹箫,后来成仙升天。此处用来形容美好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寻委羽洞》左纬是一首描绘探寻仙境的诗。诗人左纬巧妙地运用了隐喻、象征等手法,营造出一种神秘、奇幻的氛围。 诗的首句“委羽不知何处是”表达了寻找仙境的朦胧感,“倩人扶上木兰桡”则寓意着寻求仙境的过程如同在梦境中漫游。接下来的两句“欲寻去路花梢密,争认行云酒浪摇”,以花梢和行云为意象,传达了仙境的浪漫与梦幻。 随后,诗的第四句“流水忽随山脚转,洞天疑把杖头挑”,用流水和洞天比喻寻找仙境的过程曲折而美妙。最后一句“逡巡不觉东风晚,殆有仙人弄玉箫”,暗示了诗人最终在仙境中找到所寻之物,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未知事物的探求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寻委羽洞》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左纬之手。此诗创作于公元1194年左右,时值金兵南侵,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北方领土丧失的危亡之际。 在这段时间里,左纬遭遇了一系列人生变故。他的家乡山东历城在战乱中沦陷,妻子逝世,兄长远在他乡,他在动荡中度过了一段艰苦岁月。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深感国家命运的紧迫和个人生活的困顿,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在诗歌中,左纬以寻找传说中的委羽洞为线索,表达了希望找到安宁和平静的心境,并借此隐喻自己渴望在国家危机中找到救国的办法。此外,他还通过描述北方江山的美景,传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愿望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